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正义之心:为什么人们总是坚持“我对你错”读后感400字(3)篇

2018-11-10 14:28:04 读后感
正义之心:为什么人们总是坚持“我对你错”
作者:乔纳森·海特
[内容简介] 一个你认为颇有价值的决定在别人眼里可能一文不值,一个人眼中的恐怖分子可能是另一个人心中的自由战士——为什么人与人、群体、党派、政府与民众、宗教派别、甚至国家之间总是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虽然人类社会被划分为不同的道德阵营,但人们真的就不能好好相处吗 ? 美国当代最伟大的心理学家、纽约大学商学院教授、TED演讲人乔纳森?海特认为,我们并非像自以为的那么理性和正义,正义之心凝聚人心,但也具有盲目性。“道德”有时会是制造纷争的根源,因为人人都以为自己是正义的化身,这让我们轻易去批评、厌恶、甚至干涉相异于己的信念,这也正是造成人与人之间隔阂和冲突的原因。 在《正义之心》中,海特教授从道德的社会直觉模型讲到道德的6个基础,继而详细阐述我们具有群体归属性的正义之心,书中立足于详尽的科学研究回答了人们该如何跨越宗教与政治分歧,从而达成互相理解以促成合作型社会的建立这一目标。这是一本令人惊奇又极富挑战性和说服力的经典著作,读者会在阅读过程中瞠目结舌,最后恍然大悟、心服口服。 [编辑推荐] ? 著名心理学家、坦普尔顿积极心理学奖获得者、伟大的思想家、积极心理学先锋派领袖、畅销书《象与骑象人》作者、TED演讲人乔纳森?海特最新力作。 ? “人类认识自我本性的里程碑著作。”——《纽约时报书评》 ? 道德心理学的革命。 ? 为什么人类会因政治与宗教产生分歧?人类的正义之心到底从何而来,又将往何处而去? ? 涵盖道德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神经系统学、遗传学、发展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经典著作,汇集了这些领域中最新的科学研究与成果。 ? 湛庐文化出品。 [作者简介] 乔纳森?海特(Jonathan Haidt) 全球百大思想家、道德心理学的革命者 乔纳森?海特(Jonathan Haidt) ● 2012 年被《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评选为“全球百大思想家”之一 ● 2013 年被《展望》杂志 (Prospect) 评选为“世界顶级思想家” ● 他在 TED 大会上的演讲点击量超过 300 万次 1992年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在弗吉尼亚大学任教16年,获得由州长颁发的弗吉尼亚州杰出教授奖、洛克菲勒客座教授杰出教学奖。 积极心理学的先锋派领袖,2001年获得坦普尔顿积极心理学奖。 2011年, 加入纽约大学,任斯特恩商学院教授,主攻道德心理学、商业伦理以及复杂社会系统。 他和几位科学家一起创办了YourMorals.org网站,通过对道德与政治心理学的研究,帮助人们认识道德心理学, 促进不同群体间的相互理解。 他的研究引发了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人的广泛关注,著名脱口秀节目《科尔伯特报告》曾邀请他做嘉宾,《金融时报》、《人物》、《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科学》等知名媒体对他以及他的研究都进行了大篇幅报道。
正义之心:为什么人们总是坚持“我对你错”读后感400字 第(1)篇

道德有三个基本的原则:一,直觉在先,推理在后;二,道德有至少五种不同的口味;三,道德能够凝聚人心,但具有盲目性。一、道德的起源到底是什么。有3位思想家各有不同的观点。柏拉图认为理性是主人,情感是仆人。康德继承了柏拉图的思想,认为道德必须依据最高的理性。杰斐逊认为人的大脑中既有理性,又有情感,理性和情感分别统治着各自的领域。英国哲学家休谟则认为情感是主人,理性是仆人。心理学的研究更支持休谟的观点。我们在作出道德判断的时候,首先是由我们的情感本能作出判断,然后理性才会去寻找理由。当我们的理性寻找理由的时候,不是为了反思我们的道德判断是否正确,而是为我们的道德判断辩护,所以理性并不是情感的纪检书记,而是情感的辩护律师。二、人的道德是不一样的。有一些人的道德更强调自由、关爱和平等。他们继承的是从柏拉图到康德,边沁和密尔这一支流派。接受这种道德观念的人往往是西方人、受过教育的、工业化国家的、富裕的、支持民主的(west,educated,industrialized,rich and democracy),这五个单词的英文第一个字母合起来就是WEIRD,也就是怪异的意思。有篇文章讲,他们才是最怪异的人。这个研究提醒我们,从西方启蒙运动以来似乎占据了主流的西方道德观在人类这个历史中其实是一个异常值。大多数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西方的准则并不一样,就算是在西方社会,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赞成这种“怪人俱乐部”的观点。三、道德不同口味。海特讲到,道德至少有五种不同的口味。道德更像人的感觉,跟甜与苦,冷与热是一样的。人有五种味觉,相应地,也有五种不同的道德口味。这几种道德口味最早都是源于演化过程中人类遇到的挑战。随后,在后天的学习中又强化了这些观念,并不断地扩展其适用范围。第一种道德的基础是关爱,来自于父母对子女的关心,推而广之,这种道德本能更强调要关心弱势群体,要尊重少数人的权利。第二种道德基础是公平,起源于人们的相互合作,这种道德情绪引导我们更在意平等。第三种道德基础是忠诚,这是为了减少团队中的搭便车现象。这种道德情绪引导我们去痛恨背叛和欺骗。第四种道德本能是权威,也就是说要尊重等级秩序。第五种道德本能是圣洁。这主要是由于我们是杂食者,如果什么东西都吃,有可能会中毒或者生命,所以,我们会本能地远离不干净的食物。除了这五种口味,海特又加了一种口味,叫自由,因为很多美国的保守派关心的并不是平等,而是付出一分就能得到一分。这在某种程序上是美国的一种特殊文化。四、道德的3个原则。首先讲到道德是怎样凝聚人心的。人的本性既是自私的,又是无私的。在个体竞争的时候,人是自私的。在群体竞争的时候,人是无私的。人渴望归属于一种比自己更伟大的团体,这时候人们愿意作出牺牲来换得一种归属感。如果只从个体层面来看,社会的构建像密尔所讲的契约关系,但如果我们把它看作一个群体,应该更强调涂尔干的社会概念,即我们都生活在社会关系中。我们还讲到,人的头脑中有一个开关,打开了这个开关就能激发出“蜂巢潜能”。“蜂巢潜能”就是我们人性中的合作潜能。我们需要关注的不是领导人的品质,而是在哪些特定的条件下更容易激发出来人的蜂巢潜能。让一个团体变得更为相似,让团体共同做一件事情,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都有助于组建一个蜂巢型的组织。五、如何与和你道德观念不一样的人和平相处。如果我们理解了道德的来源,我们就会用更平和的观念去对待别人。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不同,首先来自于基因,其次来自于经历,最后才是所收的思想影响。海特讲到,美国的自由主义者过分关心关爱、公平这两个维度,而保守主义者则更加平均地关注各种道德口味。自由主义者更偏重理性,保守主义更偏重感性。为了跟别人相处,我们应该增加好奇心,提高自己的共情能力。

正义之心:为什么人们总是坚持“我对你错”读后感400字 第(2)篇

正义之心:为什么人们总是坚持“我对你错”

“我”与“我们”不同,而“我”与“你”处在对立面,“我对你错”是每个人带有的主观倾向性。直觉,不加思考的下定结论,随后倾尽全力找寻支持的理由亦或是借口,自己相信的同时也要让他人相信,这即是书中的“直觉在先,策略性推理在后”,也借用孟子所言“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来解释。我承认,作为骑象人的我,听从于象的直觉。但又隐约觉得自己不会一直在骑大象,对于某些问题,理性还是要比直觉或激情可靠的多。

“道德的内涵不仅止于伤害和公平。”与之有联系的“关爱,公平,忠诚,权威和圣洁”,还有它们的对立面,书中涉及到政治,文化,宗教等等,探索之路无止尽。人是双重性和矛盾性的主体,面对惩罚与得到奖励相权衡,个体私心与集体无私相较量。想起一句话,“人,生来如同一张洁白无瑕的纸,尽可描绘璀璨人生。”读过这本书,明白了那张洁白无瑕的纸,亦是一种不可改变的限制,这种限制来自遗传的基因和外在的环境。

“道德凝聚人心,但具有盲目性”。当“我”变成“我们”时,个人与在集体中的表现会不同,这也许就是存在“正义之心”的体现。我,总会自以为,自以为……的,不过一场空。不可否认,“易见他人过,自见则为难”是本性也是共性,警醒自己,为时不晚。

正义之心:为什么人们总是坚持“我对你错”读后感400字 第(3)篇

阅读一本好的心理学书籍的愉悦之处在于,你不时可以以书中所述印证自己平日所惑所思,并不时伴以恍然大悟甚至幡然醒悟之感。作为一个关注自身道德感的人,阅读一本道德心理学书籍的过程,也就远远超越了平日阅读时那种寻觅、拣择、揉捏文字的快乐,成为一种带有几分端正肃然意味的自我探讨与反省。正如《伦理的脑》一书作者迈克尔·加扎尼加对本书的评论:“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并从中发现了自我”,相信每一位认真阅读此书的人,都会有同样的体验。

以上是我对译者的话的稍稍改编,因为用这段话描述我的感受实在再合适不过。

如果说这本书有一丁点瑕疵的话,就是学术性略高,对一般读者可能不太友好,但如果你是热爱人文社会、心理学、政治的人,那你一定可以从中受益良多。

  • 《精彩人生的一分钟小习惯》_读后感_400字
  •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_精选读后感_400字
  • 《思考,快与慢》_读后感_400字
  • 《人类简史(新版):从动物到上帝》_读后感_400字
  • 《解忧杂货店》_精选读后感_400字
  • 《小狗钱钱2》_读后感_400字
  • 《月亮与六便士》_读后感_400字
  • 《嫌疑人X的献身》_读后感_400字
  • 《追风筝的人》_精选读后感_400字
  • 《三体(全集)》_读后感_4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