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的兴亡(全四册)》_读后感_700字
2020-02-13 03:00:39 读后感
《第三帝国的兴亡(全四册)》_读后感700字
2019年度回顾之二十六
1924年2月26日,希特勒因发动“啤酒馆政变”在慕尼黑接受审判,希特勒为己辩护的第一次演讲时间长达4个小时,他利用一战后战败德国对各大国的怨恨情结,以及国内经济危机的剧烈冲击,一面极力鼓吹民族主义,号召德国与和平主义、民主主义斗争;一面煽动底层群众,利用民粹反对德国各种不同思潮。在整个辩护过程中,希特勒把自己打扮为德国苦难的救世主,尽管希特勒既无学识也没有过人智慧,却凭借激进口号和无稽之谈营造出了集体的狂热。最终,法官从本应因叛国而判长期徒刑或死刑的结局,改判成入狱5年。实际上他也就坐了仅仅9个月的牢,就出狱了。
仔细研究第三帝国的历史不难得出下述结论:
一、被法西斯德国人民崇拜的偶像希特勒,并非什么智慧出众的人物,既无学识也没有什么才华,按现在的话来说只是会装逼而已,可见乌合之众非常容易被煽动;
二、德国在当时没有吸收盎格鲁撒克逊传统,构建保守主义思想,所以缺乏抵御法西斯主义的意识形态;
三、德国历史上喜好独裁和好战传统奠定了德国法西斯主义的群众基础;
四、德国文化思想中的国家主义为法西斯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
五、德国至今仍然是“白左”主政,可见德国并未彻底觉悟,重蹈覆辙也不是没有可能。
美国战地记者威廉·夏伊勒的《第三帝国的兴亡》一经出版立即引起轰动,夏伊勒也因此获得普利策新闻奖。本书在 1965 年出版了中文译本,是国内当时最优秀的九位翻译家合作的译著,也是国内最早引进的经典名著,特此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