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遇见莫扎特:从神童到大师的音乐人生》_读后感_1400字

2020-02-13 01:25:46 读后感

《遇见莫扎特:从神童到大师的音乐人生》_读后感1400字

作 者 简 介

保罗·约翰逊(Paul Johnson)

英国知名记者和通俗史学家。20世界50代先后担任《新政治家》杂志的记者和编辑,70年代成为撒切尔夫人的演讲撰稿人之一。他著作等身,写作超过40本图书,涉及艺术、旅游、历史等等。2016年,他被授予大英帝国司令勋章(CBE),以表彰其在文学上的贡献。

荐 语

莫扎特,一位天分极高的艺术大师,他5岁开始谱曲,7岁开始欧洲巡演,15岁时获得骑士勋章与乐长头衔。在他不到36年的人生中,为世界留下了几百篇震撼音乐史的不朽杰作。神童是如何成长为音乐大师的?为何莫扎特可以做到室内乐、歌剧、协奏曲和交响曲样样在行

精 彩 选 段

1. “莫扎特的一生太过短暂,这通常被描述为音乐史上的一个悲剧,事实也该如此,但这个悲剧的程度也不应该被夸大。他给后世留下了数量庞大的音乐作品,比百分之八九十的其他作曲家的产量都要多得多。”

2. “如果没有父亲的帮助,莫扎特自己能否成为一位伟大的作曲家,对此我们无法定论。但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即在很早的年龄,音乐就如此彻底地融入他的生理和心理系统,从而成为天性的一部分:他的演奏和作曲如同呼吸一样收放自如,他在谱曲和配乐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流畅、快速和精确程度令人叹为观止。”P.009

3. “我们不清楚,莫扎特是先掌握键盘乐器,还是先掌握小提琴,又或者是大致同时掌握两者的。从八九岁起,他就能即兴演奏所有键盘乐器,甚至管风琴,尽管他的小个子让他不容易够到脚踏板。莫扎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年1月27日 --- 1791年12月5日)出生于德国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現在的奥地利的萨尔兹堡 Salzburg. ),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音乐作曲家兼演奏家之一,也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 莫扎特不仅是古典音乐的杰出大师,更是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的音乐天才,有“音乐神童”的美誉。

基本资料

中文名:沃尔夫冈·阿玛德乌斯·莫扎特

外文名:WolfgangAmadeusMozart

国籍:奥地利

出生地:奥地利萨尔茨堡

出生日期:1756年1月27日

逝世日期:1791年12月5日

职业:作曲家

代表作品:《安魂曲》,《牧人王》等

人物简介

1756年1月27日生于奥地利(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茨堡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他的父亲里奥波尔德是那座城中宫廷天主教乐团的小提琴手,也是一个作曲家。他的母亲也酷爱音乐,会拉大提琴和小提琴。莫扎特有很多兄弟姐妹,他是家中的第7个孩子;1791年12月5日卒于维也纳,终年35岁。其中最出名的歌剧是《费加罗的婚礼》和《唐璜》和《魔笛》。

莫扎特是奥地利作曲家,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莫扎特一共创作了549部作品,其中包括22部歌剧、41部交响乐、42部协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等作品。

莫扎特是钢琴协奏曲的奠基人,作有29部加K.107三首钢琴协奏曲,他对于欧洲器乐协奏曲的发展同样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歌剧是莫扎特创作的主流,他与格鲁克(Gluck)、瓦格纳(Wagner)和威尔第(Verdi)一样,是欧洲歌剧史上四大巨子之一。他又与海顿、贝多芬一起为欧洲交响乐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另外,他的《安魂曲》也成为宗教音乐中难能可贵的一部杰作。作为18世纪末时的欧洲作曲家,莫扎特的音乐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精神,尤其是体现在歌剧作品中的市民阶层的思想,无疑在当时具有进步的意义。莫扎特赋予音乐以歌唱优美欢乐性,然而,其中又深含着悲伤,这正反映了莫扎特时代知识分子的命运。

  • 《精彩人生的一分钟小习惯》_读后感_400字
  •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_精选读后感_400字
  • 《思考,快与慢》_读后感_400字
  • 《人类简史(新版):从动物到上帝》_读后感_400字
  • 《解忧杂货店》_精选读后感_400字
  • 《小狗钱钱2》_读后感_400字
  • 《月亮与六便士》_读后感_400字
  • 《嫌疑人X的献身》_读后感_400字
  • 《追风筝的人》_精选读后感_400字
  • 《三体(全集)》_读后感_4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