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骄傲之塔:战前世界的肖像(1890—1914)》_读后感_800字

2020-01-14 06:59:49 读后感

《骄傲之塔:战前世界的肖像(1890—1914)》_读后感800字

“庞大的死神俯身张望,在城中的骄傲之塔上”,作者引用爱伦.坡的这句诗作书名,它来自诗人1831年写的《海中之城》,非常形象地描绘了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以英法德美为代表的西方文明在辉煌的巅峰,骄傲之塔上,透过表面的繁荣,看见了战争的阴影,死神与毁灭即将降临!

本书没有直接描述一次世界大战,那些研究之书已浩如烟海,而是通过研究一战前夕西方四强国的社会、经济、思想、道德以及阶层分化与斗争,探究世界大战暴发的社会经济根源,分析人类社会激烈冲突的思想基础。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尽管是一部互相撕杀与战争的血泪史,但是人类发展到西方资本主义时代,通过文艺复兴和近代工业革命,哲学思想日趋成熟与理性,以音乐绘画和建筑为代表的艺术高度发达,人类作为万物之灵,站在骄傲之塔上俯看世界。

然而,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资本主义全球扩张,其制度本性追逐利润最大化,导致两极分化,贫富悬殊,人类阶层分裂,矛盾激化,而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果,大量应用于武器研发,枪炮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取代了冷兵器。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当矛盾固化激烈到无解时,世界级的杀戮便无可避免的爆发,通过残酷的战争重新洗牌,而手无寸铁的民众和士兵便成为战争的牺牲品,千百万无辜的生命换来了暂时的和平,但战争的根源並没有消除,不长记性的人类于是很快爆发了更大规模的二次世界大战,死神与毁灭再次降临。

如今的世界也不太平,大大小小的常规战争随处可见,从未停歇,只是由于核武器的产生,大国之间为避免互相毁灭而不敢爆发全面战争,但战争的硝烟弥漫,始终笼罩在人类头顶,于是,霍金等人类智慧超前的大脑便一再发出警告,人类有可能毁于三种情况:外星人入侵,人工智能,核战争!

总之,津津乐道于两次世界大战本身的书籍太多,研究探究战争根源的书籍太少,这就是本书的意义与价值!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