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 读后感(3)篇

看得最愉快的一本书,留了最多的笔记有待消化。
主要人物
十四岁的苏菲和哲学老师艾伯特(人物来源不剧透,故事比较神秘,看书解答)。
主要内容
** 哲学,沿着西方哲学发展历史,哲学老师一页一页翻开西方哲学这本浩瀚之书。所有耳熟能详的哲学大师款款而至,阐述自己的思想和理论。
** 神学: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诞生和发展,基督教的演变。
** 科学: 原子论 、天体系统、地球引力、天文学等等等等。
打开这本包罗万象的书,就像推开西方这扇神秘的大门。最推荐青少年阅读,你会发现一个广阔的天地。
书中提到,哲学家终其一生都像孩子一样敏感,这让我联想到,成年人的世界,大多都是墨守成规的。比如我,我常常已经习惯了这个世界,觉得很多东西都是不会变的,渐渐失去了对事物的怀疑能力,虽然有时候也会因为用固有思想去判断一件事而遭遇失败,但一时的懊恼之后又会把这个失败原因抛之脑后。其实大自然总是有很多的谜团,不能自己去禁锢我们的思想,如果我们能一直像孩子一样敏感好奇,我们最终也一定能爬到帽子的兔子皮毛的顶端从而看见魔术师在玩什么把戏,这本书对于我而言读一遍是远远不够的,我思故我在,共勉!
苏菲的世界 读后感 第(3)篇
最开始读时,心里会小想一下子,看一本哲学的入门书,对于一个专业学哲学的人来说是不有点太不像话呢。不怕人笑话,这是第二次读,可是,现在读完后再也不会有那样的想法了,反倒觉得,无论是人们所谓的入门书还是儿童书或者其他什么标签类书籍,是好书就总会拥有让人反复多次读下去的欲望,而且,更重要的是,在那个吸引你走进的美好世界里能让人学到的和看到的,并不只是标签里贴的那些,甚至根本就和那些关键词无关,因为你读的不仅仅是作者的作品,读的还是你映照书中的美好看到的另一个自己,从中发现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走向更美好的自己。这本书也不例外,读的时候不会让人有多么强烈的想要一口气看完的欲望,但是却不温不火地让你思考些东西,所以,每次读都有不一样的收获和体会。我还会重读的,苏菲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