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迪拜恋人读后感300字(3)篇

2019-08-03 08:57:30 读后感
迪拜恋人
作者:酒澈
迪拜,蒙着奢华与喧嚣的面纱。我带着满心的梦想和激情来到这里,意外爱上了一个阿拉伯男人。他英俊、风趣又固执。沙漠情动一吻后,我悄然付心。再见时,他却说:“我已有一位妻子,但真主允许我娶四人。”我不愿留下做他的二老婆,他却步步紧逼不肯放手。信仰的冲突,家族的排斥,奢求与迷惘交织……就在他终于决定抛下阻隔来到我身边时,我却因为一个意外,产生了退意……迪拜,到底给我带来了什么?阳光、梦想、奢华、爱情?分不清一切到底是现实还是幻影。但我唯一可以确信的是——你是我在迪拜遇见的最美风景。
迪拜恋人读后感300字 第(1)篇

看得好累,大风大浪都已过,在我看来最不能逾越的障碍都已过,居然是这种结局。

       感觉分手的原因有三个

一,父亲的离去,母亲的孤单。

      这个问题难道之前没有想过吗?如果脆弱至此,怎么敢招惹这样的恋情?亲情很重要,父母恩情大于天,如果把这些放在天平上,什么都没这份孝道重,那当初就应该做个乖乖女呀,不要踏出父母给划出的圈子半步,不要到遍体鳞伤,亡羊补牢都已晚矣的时候,搭上后半生的幸福负重前行,我想哪个真爱自己孩子的父母也不愿意看到吧。

        总有父母自私到要替孩子选择,决定,认为只要人好,条件好,这个好,那个好……就能过一辈子,可是那个看一眼就铭记,就心颤的人你觉得你这一生还能遇到吗?孩子大了,让他去飞,不要成为他们的累赘,怎么老了就孤单了?年轻时由于忙留了好多的遗憾,老了,有时间了,一个一个去实现,估计到死也不会忙完吧;怎么病了就孤单了?心中有爱,有风景,知道孩子们都爱着你,床榻边有人照顾着,现代通讯可以随时听他们的声音,看他们的画面,有什么可抱怨的,一定要在身边摸得到吗?也许我还没有老,但有一天我老了,我会愿意学习,融入孩子的世界;我会愿意接受,适应孩子的安排;我会愿意成全,宽待孩子的选择……(20年前我就知道我有多脆弱,不可能离开父母,所以早早就定下了铁律,非本地的不考虑,上大学时绝不会与其他地方的男生多交集,止步于萌芽中;10多年后,我将会足够坚强与充实,让我的孩子能放心去飞)

二,宗教问题

       如果爱他,自然愿意改变,没有虔诚的信仰,怎么会有这样的穆萨,伊斯兰教也好,佛教也好……都是与人为善,教人正途的,有那么冲突吗?磕头也好,默哀也好,都是形式而已,有那么重要吗?何必在意别人的眼光,自己幸福最重要。而且这样的场合,穆萨何必一直在场?

        每日的礼拜也好,穿黑袍也好,虔诚信教也好,不吃猪肉也好,有那么难吗?如果本身有信仰,改变信仰尚且不易,对于没有信仰的人应该没那么难吧,不要说为了爱的人去接受,就是平常人也有很多被教义感化而去信奉的呀!不要觉得是为了谁去牺牲或者更容易接受吧。爱的声嘶力竭,百转千回,你觉得你到底爱的是什么?每次穆萨都做出了退让,用行动证明了自己。无论有多少的分歧,退让都是双方的,以为通往幸福的大道都是铺满玫瑰,挂满彩虹的吗?不是想批评女主,女主一直坚持做自己,不依附,有主见,挺好的,但好多关键的节点都太强硬,不要说男权国家,就是中国男人们也没几个能做到像穆萨那样的让步,还有什么可计较的呢?

三,婚后不能工作

        对于现代社会,这个是问题吗?网络这么发达,在家工作的人多如牛毛,干嘛要真锋相对呢?而且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着的,也许嫁过去没几年迪拜也会开放到女性出去工作成为时尚的地步呢,那么高的学识用舞之地有很多呢,教育孩子,慈善事业,社交活动,学好阿拉伯语翻译材料……太多了,这怎么是放弃爱人的理由呢?

读完结局,心结久久,嗓子紧紧,不该是这样的结局,为女主惋惜,为男主心疼,更为夸过总总困难终成眷属的人们祝福。一生很短,找到自己爱的人,一直幸福的在一起,真好。一生很长,与爱人失之交臂,独自面对前路荆棘,何苦。



迪拜恋人读后感300字 第(2)篇

迪拜——一座看上去金碧辉煌的城市,一幢幢代表着最新设计的现代化大厦拔地而起,在它时尚最前沿的背后,却拥有着世界上最保守的教义-伊斯兰教。那一个个白袍、黑袍下面,包裹着怎样的一个个灵魂?他们的情感与它光怪陆离的社会表象又是一种什么关系?那一张张俊俏的面庞、魁梧的身材、深邃的眼眸、修长的睫毛下,又是一颗怎样的跳动的心?在他们谜一样的世界里,到底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禁区?咋一看到这本书的封面-面纱隆罩下只露出一双深邃眼睛-立刻被吸引进他们的世界中去……n作为一名来自中国的石油专业研究生交换生的美女学霸,在迪拜碰上的第一位阿拉伯大帅哥-同班的男同学-就被他高大俊美的外形、温柔细心的体贴深深吸引,那种仿佛被丘比特之箭射中的感觉让他们俩从相遇逐渐走向相知、相爱、最后几近迈入神圣的婚姻,这其中,他们跨越了世俗的、家族的、宗教的一道道坎,经历了痛彻心扉的那一幕幕,最终甚至为了他,她穿上了黑袍、上了伊斯兰教学习班、诚心封斋、礼拜,最后还加入了伊斯兰教,因为她知道,她必须融入他的生活,才能得到他的家族、他的世界的接纳;他也最终明白了,她在他还有婚姻关系的前提下,放弃腹中的胎儿是为了他,也为了她的无奈选择(在迪拜,婚外性行为、非婚先孕都是触犯法律、甚至可能被驱逐出境的)。他也明白了,她并非真正皈依伊斯兰教,而是因为对他的深爱而愿意为他做一切她可能做到的事!n正当他们互相理解、互相努力,终于可以修成正果的那一刻,却因为女方家庭的变故,二人不得不抱恨分开,只能从心底里默默期待再次重逢的那一天……n跟着书中男女主人公的一颦一笑、一喜一怒而欣喜着、叹息着,甚至还感动得眼眶湿润……很感谢作者的细腻笔触,让我们如身临其境一般领略了在白袍下那位帅气、温柔、淳朴、有些害羞的阿拉伯“白马王子”,也最终明白了以他为代表的穆斯林对他们的信仰的心无旁骛的默默坚守,以及阿拉伯独特的民俗文化。推荐自诩为“外貌协会”成员的书友们可以沉进去好好一读。[呲牙][呲牙]n

迪拜恋人读后感300字 第(3)篇

这本书断断续续的看了挺久,已经有点淡忘书开头那些新鲜的美好和甜腻的空气了。感情这东西怎么说呢,也许真的是有缘份天注定,但是后天自己的努力和争取也是不可少的。不太喜欢Cece优柔寡断的性格,因为在现在这个时代,不主动表达自己的爱意,太容易就被其他人捷足先登了。连翩的性格却是挺可爱,想爱就炙热的爱,分手就痛快的哭,哭完又是一条“好汉”。阿尤布,这个青年挺可爱,对他眉目的刻画比较少,反正我心目中构不成他清晰的形象。但是他为人挺直率,觉得Cece对他妹妹有威胁了,就远离她。误会解除了就立刻来道歉。交朋友,这种真诚太重要了,猜来猜去的那不是朋友,是宫斗。他戏称自己也曾经对Cece动过心,但是知道前路的坎坷,便自己把好感给扼杀了。这种人不聪明吗?是太聪明了,知道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什么是自己可以承受的,什么是对大家都好的。穆萨,跟Cece一样有点黏糊糊的,是指个性上。他确实为Cece改变和放弃的不算少,但是根深蒂固的宗教观念,哪是说破就能破的呢?前期当穆萨出现的时候,大量的描写都是与光影有关,在那样金色的阳光下,这样一个翩翩少年,确实很令人心动,看的我都又想谈恋爱了。尤其是沙漠那一段,描写的及其好,边看边跟着心动,那种说不出,但又心痒痒的感觉。后期的穆萨让人讨厌,在信仰的面前,渺小、怯懦、自私,不可理喻。但是他有错吗?没有,关乎到信仰,一切都没有对错,信仰即是真理。作者在最后写了原型的结局,爸爸葬礼那一段我觉得异常真实,不同种族,不同国籍,不同信仰之间的鸿沟就是如此的大,大到你无法预想,可怕又可叹。在本书中也学到了很多不曾知晓的知识,读万卷书,确实不如行万里路,生活如果教不会你某些东西,旅行却会给予你很多惊喜。感谢作者的用心撰写,阅读很顺畅愉快,推荐读者都可以读一下此书,必定会有一些收获。[可爱]n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