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战神粟裕 读后感(3)篇

2019-06-17 08:14:15 读后感
战神粟裕
作者:关河五十州
大将粟裕对战场有种天才般的敏锐感知,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堪称一代战神。他运兵奇巧、用势奇险、胃口奇大、胆识奇绝,达到兵家""上兵若水""的最高境界。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战神粟裕 读后感 第(1)篇

这本书并不是很严谨的历史作品,有很多错误和本人不大认同的观点,但在此表达一下对粟裕的崇拜。

长征开始前粟裕被安排到抗日先遣队,其实也就是分散敌人注意力的炮灰(粟裕任参谋长,上司有著名的寻淮洲和方志敏),不到一年这只队伍就被王耀武近乎全歼,方志敏寻淮洲牺牲(可爱的中国就是方志敏被俘在狱中写的),粟裕和小部队突围。

粟裕刘英带着仅剩的小部队突围,在浙江一带艰难生存。之后抗日战争爆发,粟裕被编入新四军,新四军本就是偏师,而粟裕又是新四军中的偏师,完全靠着多年的战争智慧才得以在三战区顾祝同的摩擦和日本人的围剿下生存。结果皖南事变爆发,新四军主力全军覆没,粟裕的苏中才被当成重组后的新四军主力对待。好不容易建立了苏中根据地,在解放后为了支援东北和山东,新四军三个主力师团北上出关,粟裕手上仅有的两个师,其中一个还被拆分由叶飞率领北上山东。在这段时间各大解放区被国军吊打,林彪固守四平不成退回松花江北,华北野战军围攻集宁大同不成反被攻克张家口,诗人陈毅围攻泗县使得山东野战军主力损失惨重,唯独粟裕以弱势兵力在苏中七战七捷,把李默庵吊锤。之后由于山东形式困难,只身北上战术扶贫,帮助山东野战军打出了宿北战役,稳定军心,同期谭震林指挥部队在苏中又被敌人吊打,不得已北上汇合。之后就是著名的歼灭李仙洲兵团(王耀武时任山东省长,说出了著名的“就是五万只������,让共军抓三天也抓不完”,而后孟良崮战役歼灭张灵甫(五大主力之首,粟裕集合9倍兵力歼灭),使得国军再不敢单独以整编师为单位行动。

七月分兵后南麻战役等失利,让谭,陈等人疯狂指责粟裕(毕竟陈毅心里不平衡),而同期刘邓在大别山处境艰难,甚至有全军覆没之势,面对毛让粟渡过长江,再当一次炮灰的命令,粟三次用”斗胆直陈“回复中央军委,最终说服毛在江北打大仗消灭国民党军(同期并没有人相信共军有实力在开阔平原与国军进行正面战斗),为此粟裕立下了军令状,4-8个月歼灭国民党5-12个旅。而后粟裕发动了著名的豫东会战,面对区寿年,邱清泉,黄百韬兵团,以一敌三,以损失三万的代价歼敌9万,若不是许世友,刘邓故意放水阻援不利,粟裕当取得更大成果。(这仗之后国共都发现了自己军队间的派系问题,但毛很明智的废掉了许世友,扶持粟裕上位,刘邓陈全部变成粟裕的辅助,而国民党并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所以后来淮海战役的结果也就显而易见了。)而后济南战役,此时济南的指挥官正是当年歼灭北上先遣队,俘虏方志敏寻淮洲的王耀武,而华野的口号是“打进济南府,活捉王耀武”。最终王耀武被俘虏进功德林,不知道粟裕作何感想。此时距离方志敏寻淮洲被杀已经过去17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蒋介石不会想到他的五大主力之三,最终都被这个当年的小人物歼灭。

爷爷曾是华野部队的一员,司令员正是粟裕。当年并不了解这支部队的历史,现在知晓之后无比感慨。山野华野本身并不是王牌部队,可正是粟裕让这只野战军完成了解放战争中重要的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也让我个人和我家的历史进程发生了转变。有个著名的对话是林彪问一个士兵,你是哪个部队的,这个士兵说:“老子是四野的,林彪的四野。”可惜粟裕并没有林彪这样的威望,甚至在三野中很多人都因为原先资历比他高而不服他。然而我觉得作为这只部队的后人,我仍然十分钦佩这个伟大的将军。

这张照片是粟裕在指挥淮海战役,背板凳而坐是他的标志性动作。

战神粟裕 读后感 第(2)篇

看完《战神粟裕》,了解粟裕不愧为战神,红十军没有听从粟裕的建议,导致几万人在国民党围剿下覆灭。然而他提前带领800人的机关人员得以保存下来,在国民党与日军的重重包围之下生存并壮大起来。他有如此的顽强毅力,在一次战斗中,子弹击中脑袋,由于时间紧迫,部队认为他已经死了情况下转移,他苏醒后,带伤再次找到部队。在苏中战役中,仅有三万部队,面对国民党20万围剿军队,取得七战七捷,能与陈毅部队会师后,指挥10万大军大量歼灭国民党军队,他有敏锐的洞察力,说服毛主席,坚持在长江以北作战,他对自己判断的坚持,令人肃然起敬。三让司令,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十大元帅评选时,坚决不人元帅,他是从一线班长一路成长起来的指挥大兵团大规模歼敌,一次歼敌数万,乃至数十万,而自身伤亡也是数万人,乃至数十万,这将是何等压力,他不愧是真正的战神,淮海战役要不是粟裕指挥,可能胜利还会延迟,全国胜利也不会这么顺利,他当之无愧的战神,令人崇敬佩服的战神!

战神粟裕 读后感 第(3)篇

因为先前不是军事迷,所以对战争这块并不是很了解。最初得知粟裕是高晓松老师的节目中,晓松激动地说粟裕是他心中永远的战神和将军。也是机缘巧合,在读完毛泽东传后看到了这书。作者用形象生动地语言对粟裕大将一生进行了描述,在战争的描写上尤其精彩。印象尤深的,一是粟裕的“敌进我进”的战法,富贵险中求,不按常规出牌,巧妙至极,令人叹服其胆识!二是粟裕“活地图”一般的脑子,作为指挥将领,没有人比他对地形和战局有更出色的了解和把握,战争中多次凭借自己精准的估计来出奇制胜。三是粟裕两场关键的战役,孟良崮灭张灵甫,碾庄灭黄百韬,双方棋逢对手,斗智斗勇,也从侧面反映了国民党将领的忠贞。四是粟裕的为国尽忠的高尚品质。在战斗指挥上,他总是在一线,果敢中又有细腻,猛张飞又会绣花针!多次血压上压到200多依旧坚持不下火线。可歌可泣的粟裕,读他也读到了战乱年代可歌可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向他们致敬!n

  • 《战神粟裕》_精选读后感_7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