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修订版)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作者是美国人,带有西方人的偏见,取材也相当片面。很明显,本书是在巧妙地为美国朝鲜战争的可耻失败洗地,理由如此:朝鲜战争残酷漫长,捏造参战国人民都认为这场战争不值得打,所有参战国都是失败者。美国人民是怎么看的,我不知道。但作为中国人,当看到朝鲜战争刚爆发,美国就下令第七舰队封锁台海,阻止中国统一,造成中国分裂时;当看到美国打败北朝鲜军,妄图一举吞并北朝鲜,将美军力推进到鸭绿江边,随时威胁新中国安全时,就知我们没有退路,必须抗美援朝。朝鲜战争,北朝鲜是不值得打的,美国也是不值得打的,但惟有新中国“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被逼上梁山,不得不打。面对头号强国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明知敌我差距悬殊,胜负难料,明知要付出很大伤亡代价,甚至苏联和身经百战的林彪都害怕,毛主席还是义无反顾,乾纲独断,下决心组织志愿军入朝,背水一战。这才是真正的力拔山兮气盖世!抗美援朝战争打掉了美帝的狂傲,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以至美国越战再不敢越雷池一步,保证了国内几十年和平建设环境;也极大提高了于新中国有利的国际政治地位,否则十几年后,美国不会为解脱越战困境,为抗衡苏联,竟主动示好,让新中国一举摆脱西方封锁和孤立,为后来改革开放打下坚实的国际政治基础。所以朝鲜战争,新中国才是唯一大赢家。君不见,当初的超级大国苏联解体了,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衰弱了,惟有一穷二白的新中国从此崛起了,现在更大有赶超美国之势,使美国朝野上下寝食难安!历史已经证明: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的真正的立国之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部鸿篇巨制的壮丽序曲,是中国历史上最光辉灿烂的一页!
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修订版)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不是历史著作的历史著作
至少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本书的客观性与资料翔实性是非常不够的。本书参考的中文文献仅仅只有三种,《彭德怀自述》、《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史简编》、《抗美援朝纪实》,比起作者号称的参考过的长长的资料清单,这个比例甚至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此外,采访的中国方面人士,也仅仅是一些统战部们官员和近年的所谓历史研究者,应该都是“常凯申”典故制造者流,还有就是叛逃到台湾的那些逃兵,没有采访过任何一个中国大陆的抗美援朝老兵!
本书的叙事方式和视角主要是文学式的。除了初期北朝鲜入侵那部分可以比较宏观地看到整个局势整个战场情况外,其他都是以联合国军低阶军官、普通士兵、中朝逃兵的视角和价值判断进行叙事,显得支离破碎,充满偏见,很难让读者建立起整体的客观的战场印象。
还有就是,不知道是文字印刷、电子版制作还是翻译的问题,本书的武器口径翻译几乎都是错误的。
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修订版)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国内外许多人认为,苏联是朝鲜战争的最大赢家;其实大谬不然,而是隐性的最大输家。从长远看,苏联甚至是比美国还大的输家!理由如下:由于害怕与美国在朝鲜半岛直接军事对抗,苏联在美国咄咄逼人下胆怯退却了。在北朝鲜被美国为首的联盟群殴时,作为支持其统一战争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大哥,苏联却不敢出面保护小兄弟,暴露出苏联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由此丧失了苏联的国际威信,遗患无穷,最明显的历史后果是:一、美国人看出了这点,胆敢一鼓作气,企图灭亡北朝鲜;二、古巴导弹危机时,美国敢于宣称,苏联不撤走导弹,美国就不惜开战,苏联吓得再次退却,颜面扫地;三、中国和东欧国家因此不再信任苏联,造成苏联以后内忧外患不绝,一退再退,终至亡国。在朝鲜战争中,美国至少表现了坚定不移的大国意志和担当,失败和所受伤是明的,容易治愈;但苏联的失败和所受伤是暗的,不易治愈,危害更大。惟有新中国迫于形势参战,还力挽狂澜,成为独一无二的伟大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