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地下》_读后感_600字

2020-01-13 02:07:52 读后感

《地下》_读后感600字

作者理智冷静地通过记述62位九五年日本东京地铁沙林事件亲历者的讲述,试图还原事情真相。给世人一个了解事件客观评价的机会。这种务实负责的文化新闻人的底线,值得钦佩。而在理智和冷静之中,又处处可见对社会制度的思考,对人性的拷问,对自己国家的深切关注。一个心中有国的人,值得尊敬。

中国和日本的渊源颇深,纠缠近千年。从书里62位普通日本民众管中窥豹,有了一点对日本的粗浅了解。第一个印象是好阅读的人挺多,很多人为了打发长达一两个小时的通勤时间,都带着自己喜欢的书或者专业书,或者报纸杂志,有的人甚至是有意安排的学习,他们对自己知识的更新有深切的忧患意识。第二个印象是工作第一,说到加班,说到必须去公司,说到手中有任务着急去完成的人不在少数,人在危机来临时仍然坚持的一定是自己潜意识里认为重要的事情。第三个印象是理智克制,采访中的过激语言并不多,对事件的始作俑者大多数人比较克制得选择了交给审判,不知道是因为时过境迁而心绪不那么激动,还是日本这种集体教育的成功。

邪教、极端组织、恐怖分子,在美国九一一事件之前,并没有被普通民众注视,而愈演愈烈的恐怖之势,让那些最初想隔岸观火的政客们自食其果。人类社会需要秩序,并不需要阴谋。人类需要精神的支持,并不需要极端的自我实现。那些人不就是利用了个别人急于证明自己,急于表现自己,急于不劳而获的心理,才控制住了这些人么?狭隘的成功学,激进的成才路,焦虑的底层社会。值得深思。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