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费曼丛书·费曼讲演录:一个平民科学家的思想读后感(3)篇

这本书是费曼在1963年在华盛顿大学所做的三次演讲实录,这三次演讲的题目分别为「科学的不确定性」、「价值的不确定性」和「这个不科学的年代」。如书译后记所说「贯穿三篇演讲的主旨在今天依然有其现实意义。这就是科学的怀疑精神、做事的求实态度和区分真善的能力」,三次演讲展现了费曼对他最热爱的科学的理解和看法。在第一讲「科学的不确定性」中,费曼主要阐述了科学的本质,并强调科学的可疑性和不确定性。费曼认为,当我们说科学时,它是以下三种情形的综合「有时候,科学是指发现事物的具体方法,有时则是指从所发现的事物中产生出来的知识,最后它还可能是指你发现一事物之后可以做的新东西,或是你创制新事物这一过程本身。这最后一个方面通常称为技术」。费曼认为我们应当把做事能力和应用结果分隔,结果的好坏取决于如何运用它,但能力本身是有价值的。费曼还认为科学是具有不确定性的。我们提出一条法则,它提供预测的可能性,通过不断的观察,我们检验法则能否通过「筛选之筛」,得出这条法则在当下是正确的结论,但我们不能说它是绝对肯定正确的。所以,费曼定义的科学是「我们今天称之为科学的东西是一套对确定性程度各不相同的知识的陈述」。我们对科学应永远心存疑虑,永远探索,「科学发展的速度不取决于你取得观察结果的速度,更重要的是看你创建用于检验的新东西的速度」。第二讲「价值的不确定性」中,费曼讨论了科学和宗教的关系。费曼认为宗教包含三个重要部分:形而上的方面、伦理道德方面、激发灵感方面。科学常与宗教形而上方面起冲突,但「宗教的形而上方面似乎与其伦理价值观联系不大,同时,道德价值似乎是以某种方式独立于科学领域之外的」。“如果我这么做,会发生什么事?”是可用科学调查回答的问题,而“我希望这事发生吗?”需要自我的价值判断,这两者是相互独立的。而对于宗教的第三部分激发灵感方面,费曼坦诚自己也没有答案。第三讲「这个不科学的年代」主要表达费曼自己作为一个科学家是如何看待这个社会的,他认为「如果你将科学时代理解为在艺术、文学、人们对事物的态度和理解等方面科学发挥着巨大影响力的话,我不认为这是一个科学的年代」。费曼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对事情的不科学态度,并提供了几条自己在处理不确定性,检验一个结论时的原则。《别逗了,费曼先生》表现了费曼平日好奇活泼搞怪的个性,而《《费曼讲演录:一个平民科学家的思想》表现了费曼对待科学的正经态度和处事方式。三篇演讲都很有深度,第三讲有点晦涩,看完后再梳理一下会好很多。
走近费曼丛书·费曼讲演录:一个平民科学家的思想读后感 第(2)篇三次演讲,当然书里的费曼和翻译是这么说的
通读一遍,感觉只有两场[撇嘴]
大概因为太无聊了吧,前两讲有点深奥,翻译也很拗口,分分钟想弃书。可是这可是那个费曼,充满迷之好奇,对科学又充满激情的人。第一场科学的不确定性,你永远只能尽力接近,做10000次,也只是提高实验的正确率,你能得到具体结果吗?第二场,略。坚持看下去,终于看到第三讲。这场印象深一点
辨别真善美,抨击某个协会的第十条瘫痪理论。思想入侵,整天疑神疑鬼。这个不就是文化大革命那会儿。看了看时间,大概也是19几几年,具体不知,但估计是在1945年以后发表的这篇演讲吧。费曼与世长辞的时间也就是1988,如果早一点有人看到或听到这场演讲,是不是可以避免。
第三场还讲了政治,具体到科学式的投票。不赘述。
额外得到,他还参与了一些宇宙有关的工作,探月卫星项目。有点开心和激动[可爱]
例如,当出现过热时,有人写文章说,“这是过热现象,我们正好可以从中学习。”我们能学到什么?如果你对此懂点,你就会知道你学不到任何东西
费曼的个性魅力就在于此,和他抨击那些教科书,刻板,不懂装懂一样,敢说大实话。他也以身作则,写了物理的科普书籍,甚至是教科书。
感谢相遇,一个不一样的, 严肃认真的费曼。
走近费曼丛书·费曼讲演录:一个平民科学家的思想读后感 第(3)篇生活大爆炸中谢耳朵遇到事业瓶颈时想到了费曼----物理学界被奉为精神领袖的人物,出于好奇想看下理科生中的偶像是怎样的。这是三段有逻辑顺序的演讲录,其展现的思路清晰,对世界的认识和角度都值得反复思索。这个世界不缺某一领域的专家,我们应像费曼那样,永远都对世界充满好奇,保持科学的怀疑精神,同时脚踏实地的做事。就像后记介绍的那样,费曼除了是物理学家,他还经常修理无线电、修锁,他不仅是一位艺术家和舞蹈家,还是一名邦戈鼓鼓手,甚至会破译玛雅象形文字,他的一生正是最好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