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中:数字媒体时代的大众心理学》_精选读后感_800字
《在群中:数字媒体时代的大众心理学》_精选读后感800字
群
韩炳哲在美国社会的背景下,将信息社会下的自由主义发展方向指向了数据主义。
显然,二十一世纪的自由主义已经遇到了诸多问题。他提出:“既然如今人人都自成一党,曾经作为政治基础(Horizont)的意识形态已经瓦解为无数的个人观点和个人立场,那么政党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没有了话语,民主的存在还剩下多大可能?
”这是自由主义政治方面的危机。
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也提出:“按照自由主义的观点,有人是亿万富翁,住在豪华的城堡里,也有人是贫穷的农民,住在茅草屋里,这完全没有问题。因为对自由主义来说,农民感受到的独特体验,其价值并不下于亿万富翁的体验”,自由主义文化随着互联网思潮的冲击,使得民众的心智逐渐打开,这或许会影响到西方传统的精英政治。
韩炳哲反对过度的正面信息,他认为:“只有突破了“与自我的单纯关系”的精神才能创造经验。没有痛苦,没有他者的负面性,沉溺于过度的正面性之中是没有经验可言的。”因此,整本书是高密度的批判,对数据主义也如此。
他对数据主义的论述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
1、信息的猎人
与农耕时代的农民相对应,信息时代的人类身份是猎人:“土地、神和真相属于农民的世界。如今,我们不再是农民,而是猎人。就如同猎人寻找猎物一样,信息的猎人也在作为数字狩猎场的网络中游荡。”
2、真实性的消逝
以摄影为例,时间的相对性在照片中被压缩了,一种“介于无和永恒”的状态。他认为:“数码摄影对摄影的真实性提出了彻底的质疑;它永远地终结了代理的时代;标志着真实的完结。”
3、透明的实现
在信息时代中,人类社会为一种绝对透明的状态,这种状态被韩炳哲称为“监控社会”。海德格尔的“大地”是透明社会的对立面:“作为物的石头是透明的对立面。它属于大地,属于土地的法则,并且代表着隐藏和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