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羊脂球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2018-06-23 08:46:12 读后感
羊脂球
作者:莫泊桑
本书是有“短篇小说大师”之称的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集,以其代表作《羊脂球》命名,包括《项链》、《雯雯小姐》、《我的叔叔于勒》、《一家子》等著名作品。《羊脂球》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故事以羊脂球的悲惨遭遇反衬了资本主义下的丑恶肮脏的灵魂。他们虚伪的面具下藏的都是腐朽的内脏和污秽的思想。
羊脂球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1)篇

          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觉无力发光的,那就蜷伏于墙角。 但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热情的人们。我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

       弱小是原罪吗?生来平庸,在恶意的世界里不断摸爬滚打,想要为自己谋求生存的资本。一次次的寻求,一次次的触壁,一次次的惶恐,寂寥的孤独和伪装的欢笑让过往带着多少忧伤?生命的呐喊在心间泯于岁月蹉跎,局中人的苟且在阴暗下被击的支离破碎。

       莫泊桑那尖锐的笔触带我们走进这纷扰世界。我们听,听着这芸芸众生的尖叫;我们看,看着那熙熙攘攘的倾轧排挤;我们感触,感触着欲哭无泪的心酸。羊脂球在战火纷飞中为自己谱写坚强,一个柔弱的风尘女子为着生命的远方在希翼和寻找,就算面对别人那轻蔑目光,勇敢挑战,与之争锋相对。她的善带着初衷,希望得到认可,在友情中为自己增添生存资本。可是圈子不同,不能强融,人性的虚伪在这伙人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当一个人有利用价值的时候,他们会把你伺候得像皇帝。这就是贵族的价值观,他们自私贪婪的本性只允许他们用金钱去衡量一切。羊脂球的善就在这些贵族的伪善和贪婪中被压榨,直至藏在心灵深处,不知何时再显初衷?人生可怕的苦难,人间的伶仃孤独,万物的虚无缥缈,内心的寂寞空虚,都一涌而来,呈现在你眼前,打破了一直到死都以梦想来自我陶醉,自我欺骗的虚幻心境。纷扰在忧伤间化为尘世的一首悲歌,羊脂球的迷茫在留白下让我们续写末梢,可能一生坎坷,末了暮年凄凉,只是追逐的善在长河中闪耀点点星光。

      生活是如此古怪和变化莫测!只需微不足道的一点小事就能把你断送或者把你拯救出来!

       虚荣心像是猛兽一般吞灭了《项链》女主的生活,她沉迷于自己的美丽,陶醉于别人对她的殷勤献媚、阿谀赞扬、垂涎欲滴,她就像生命中的太阳,渴望所有的赞美,只是赞美若没有尽头,哪里能看清生活的残忍?丢失项链的焦虑在他们一点一滴的偿还中显得高贵,只是那灿烂十年却这般流逝,虚荣的错在夸大其词中显得可悲可笑。

       西蒙,西蒙,你的童年在没有父亲的呵护中显得这般脆弱!乡间孩童的嘲笑让你哑口无言,文中提起这些乡下孩子近乎猛兽一样残忍地伤害这个孩子,就好似同窝母鸡中,假如有哪只受了伤,别的鸡就会一哄而上,争着将其啄死一样。乌合之众的落井下石让道德制高点显得这般有杀伤力,你想要轻生自杀,结束这了了生命所给予的疼痛。只是莫泊桑在你故事中想增添温情,你的生命不在没有父爱和嘲笑中寡言少语,而有美满延续。只是不是所有故事都有美好呈现,《两个伙伴》中的结局也是无数战争的体现,自由在战争中无法体现,可怕的抢劫、屠杀、饥荒,让荒芜的岁月更添凄惨。你们的爱好或者哀嚎在无力中被泯灭,这就是战争,也就是生活,代表着死亡,让生命不再纯粹。

      浑然不觉中一生度过去了。他出了校门,就跨进机关门,以前他看见了就发抖的学监,现在已经成了他怕得要死的上司。

           一生如此短促,固定的模式在我们的生活方式中带着惊慌,我们害怕家人的离去,却总是埋冤他们的唠叨和小气。《一家人》中母亲的昏死让其儿子有多少黯淡,亲情是无言的馈赠,这爱很深,带着线为我们连接到地老天荒,就算在天涯海角,这一生与父母亲的相遇总能温暖我们。是呀,浑然不觉中度过的一生在亲情、爱情、友情等的滋养下就应该不畏前路,搁浅的过往请追忆,搁浅的亲情请爱惜。

~~~

        莫泊桑总是直言不讳的表述阴暗,让我们触目惊心中体会人性的七宗罪,可能这就是现实,可能我们正在深深体会这些人性的恶。只是生命带着光亮,那点点星光在遥远的夜空陪我们希翼明天,那炙热光照在脆弱的角落为我们支撑勇敢,让我们带着对生命的渴望,在人生的低谷中为自己搭垒信念之桥,追逐自己人生中的灿烂千阳。

羊脂球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

终于看了一直听说的《羊脂球》,以我浅薄的知识面来看,只能看到和理解最表层的意义和暗喻。里面的历史和社会背景,知道的太少了,之后再好好了解一下一战。

读完第一感觉就是生气,那些所谓的有钱人和上流社会的贵族实在是太虚伪了。

“一群白鸽羽毛浓密,眼珠粉红,瞳仁乌黑,趾高气扬,大模大样地在六匹马的腿脚之下漫步,在刚拉下来还冒着热气的马粪里觅食。”这里的白鸽就是指的这些人吧!看似神气十足人模人样,是“社会上收取年金、生活安定、家境殷实的一方,属于信奉宗教和各种原则的、有权势的正人君子” , 实则却是傲慢自私、自负自大的无耻小人。目的没有达到之前装模作样地亲近羊脂球,目的达到之后反过来嫌弃、瞧不起、嘲笑羊脂球。这群人每一个单拉出来说说都能分析很多,啊,又不是写作业,就不说了。

但想说说卡雷拉马东夫人,读的第二遍才发现文章开头有一个伏笔,“卡雷拉马东太太比她的丈夫年轻得多,被派到鲁昂驻防富裕人家出生的军官,总是从她身上得到慰藉”,这女人,怪不得后来见到普鲁士军官后有这样一段描写, “温柔的卡雷拉马东太太甚至还想,如果她除外羊脂球的地位,她宁愿拒绝别人,也不拒绝这一个”,啧啧。通过这个夫人的形象,更能体现羊脂球的坚定的意志吧。如果不是这群人,羊脂球是不会屈服的。

羊脂球,真诚又可爱,时刻坚持着自己内心的信念,敢于说不,却又心软善良,是与贵族有钱人无论在地位和人格都是完全对立的对比。文章最后羊脂球从愤怒的快忍不住大骂突然转变成难以名状的委屈呜咽,而在这样的委屈中贵族对她的嘲笑就更让人生气了。

科纽岱是一个矛盾的人物,主要是不了解时代背景和各个党派,粗浅地判断,这应该是上层社会自由民主意识觉醒但又不彻底的代表吧。并且有点狭隘,看到胜利方和败方的底层人民相处和谐,他居然觉得很愤怒,底层人民又没做错事,他仍有高高在上的贵族思想吧。

嗯,再一想,他应该是所有人物里最虚伪的一个!他明明瞧不起伯爵他们的所作所为,但是整个劝说羊脂球的计划里,他都是参与了的!尽管瞧不起,还出言讽刺,但是他并没有阻止伯爵他们,也没有保护羊脂球的举动。只因为他也是受益方罢了。虚伪虚伪,居然差点放过他。

除了人物描写,文章的背景描写也相当出色。还有关于战争的看法和对底层人民的体恤,也很能体现出作者善良和深刻。

这绝对是一篇值得反复阅读的小说。

羊脂球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

读完了羊脂球,还是只记住了经典的名篇,如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和项链,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其揭露了人性,想当年我还以为羊脂球真的只是一个球,后来才发现是一个女子的代号,我想不明白,为什么要强调女子的身份,爱国应该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不分贵贱,但作者把尊贵的上流社会绅士和夫人与羊脂球安排在一起,衬托出她的大无畏,恰恰讽刺了那些资本家的自私自利,以前老师总告诉我们,只要是外国小说,都会社会黑暗,人性丑恶,因为这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这是资本主义统治腐败的社会黑暗,小小年纪的我,似懂非懂写下了这些所谓的中心思想,不管四个便士还是佛罗伦萨的抄写员甚至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卖火柴的小女孩,都逃不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长大后才发现,这些明明就是人性,不管他是什么制度,都会有这样不堪的人,人性的弱点绝不会因为某个制度的完善而消失不见,既然如此,为何又要牵扯到所谓的西方国家,所谓的资本主义制度,社会黑暗,都是常态,再大的太阳,都有他照不到的地方,又何必戴这么多的帽子?

这本书,描写手法修辞手法都是一流的,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大量的环境描写让人看的如痴如醉,从文学的角度,百读不厌,但是,这本书是有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拼凑而成,背景大致相似,都是普法战争,人物也大致相同,不管是在战争下挣扎求存的小市民,甚至在敌人的尖刀下英勇就义的爱国者,都刻画的淋漓尽致,可就是这样的一个背景,觉得敌人貌似太仁慈,那么多的故事,并没有突出战争的残酷,更没有突出整个民族对国家的忠诚,仅仅是个故事,除了情节,貌似没有什么裨益,可能我读的还不够吧,假以时日,有机会再读一遍,希望到时候会有更深刻的见解。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