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曼品最美唐诗:人生五味》_读后感_700字
《蒙曼品最美唐诗:人生五味》_读后感700字
不以年代划分,不论诗派归类,而以人之喜怒哀乐怨通感诗词,或言以文人才思韵致通感人之七情六欲,读诗、说诗、比诗、赏诗一气读完,蒙曼唐诗品鉴得好啊!尤喜其对比写法,记忆最深。
爽爽问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憨憨答: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崔颢《长干行》实乃《诗经·风雨》里所说的“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妾意郎情,缘份天成。
怯怯问: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
稳稳答: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张籍《酬朱庆馀》
朱考生应试之后忐忑不安,急急转转间用诗试探,不想觅得知音,师生初定。
当然也有那运气欠佳之人,比如孟襄阳和唐玄宗的问答,明主最终弃了不才;浮名何曾系的柳三变一生奉旨填词,自怨自艾只得一哀,暗叹不已。
同样,不同格局、性情、心境、人生,写出的咏蝉诗亦不同。虞世南的咏蝉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清人施补华《岘佣说诗》看做“清华人语”,清露疏桐,高洁脱俗。骆宾王《在狱咏蝉》写“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则是“牢骚人语”,是落魄孤寂,感世伤怀。李商隐咏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写人微言轻,辗转徙劳。
三首《采莲曲》比较令人过目难忘。王昌龄放眼夏日荷塘,荷花盛开,美人自来,“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李白将采莲女子写得动感十足“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白居易将采莲女荷塘偶遇朗君羞答答的神态心理写得活灵活现“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崔颢《黄鹤楼》和李白《凤凰台》对比也总结得精准。人生况味,诗中尽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