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以优雅过一生:杨绛传》_读后感_800字
《且以优雅过一生:杨绛传》_读后感800字
16年我在书店工作,忽然获知杨绛先生离世,是杨绛先生第一次走近我的视野,之后《我们仨》就火起来了,杨绛先生第二次走近我的视野,当时也想读读我们仨的,不平安就读了个开头,一直至今。
本书中谈到杨绛先生幼年时的教育,以及从父母那里收获的精神财富。这一点我很有共鸣,我的母亲父亲都是很有智慧的智者,是很有生命见证和生命深度的人。从他们那里,我继承了他们丰盛的生命,智慧,道德,思辨,当然也有他们的倔强。我是很早慧的,思想也是较早成熟,可能跟我受到的教育有关,很早就接触到对生死的思考,生命历程,家庭婚姻,子女教育方方面面百科式的教育。唯一欠缺的可能就是和这个世界打交道,也可能因为这个世界不同于他们的世界,他们给了我一个更好的世界。就像人际关系的课程,东西都交给我,但还需要我自己去历练,形成自己的人格魅力,处事方式。不敢保证我能否给予我的子女同样的精神财富。哪怕十分之一都不敢。
其次是读到个人与时代休戚与共。人命是浮萍,随大势起伏,个人、家庭、家族、国家。文中杨绛先生说到钱家贫困的时候我笑了一下,钱家传承千年,一直人才辈出!记得看过一个家族故事,大家族里传承的宝贝不要太多。钱家夫妻出国留学,好几个在读书的表兄弟来接,就可看出。
大家最念念不忘的,还是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的爱情。羡煞旁人。童年偶遇,刚在一起确认关系的对话,出国留学的夫唱妇随,小宝宝的诞生趣闻,感动感怀,患难与共,杨绛先生像谢烨一样照顾着同样生活白痴的钱先生,当然钱先生比顾先生要强一点,杨绛先生比谢烨要幸运太多。好想拥有一份这样的爱情,拥有一个这样的爱人。在想,我的生活技能是八十分,是不是应该降到四十。
杨绛先生对我们的忠告:多学一门外语。杨绛先生与钱钟书先生对读书的孜孜不倦,对知识的渴求,对国家对民族的情怀,都是要学习的地方。
这本书还是值得读读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