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王石说:我的成功是别人不再需要我 读后感(3)篇

2018-12-14 14:21:45 读后感
王石说:我的成功是别人不再需要我
作者:王石口述
1999年,王石辞去万科总经理一职,背上行囊,踏遍世界各大高峰,但是,王石对万科的精神引领,从未动摇过。本书源于时代纪录对王石三年的贴身跟踪拍摄,从大量的跟拍记录中摘取最能体现王石对于万科、特别是对万科的未来思考的言论。万科如何成为且做好行业领跑者?地产企业如何保持“合理的利润”?企业如何承担起社会责任?本书从经营、制度、产业、利润、社会责任五个角度,为读者呈现王石独到而精辟的管理思想,读者也能从中一窥万科的未来方向。
王石说:我的成功是别人不再需要我 读后感 第(1)篇

王石说:我的成功是别人不再需要我n 最近万科公司在资本市场被宝能搅的天翻地覆,从大学时期开始,一直有关注万科,单纯的因为它代表了000002,知道它是一直做房地产的蓝筹,盘子很大,最初入市的时候,其实遵循着价值投资得原则,假设我当初没买中国石化,南方航空,安阳钢铁,st梅雁(现在早改名叫梅雁水电,并且在去年股灾之时,被市场称为“王的女人”被热炒,包括最近半个月,去年妖股重新复苏,感慨一下,当初的无人问津和现在的家喻户晓)的话,我也许会购入万科,第一,当时的房地产政策影响,房产股受压,相对地位可以考虑介入;第二,万科房子虽然没住过,但是公司大了应该还不错;第三,股价也相对合适,哈,好肤浅的买股设定。现在才发现中国的股市是不看业绩,是讲故事的。 言归正传,万科从“建筑无限生活”到“让建筑赞美生命”的转变,万科提供住宅希望提供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正如王石先生所说的,万科制定新世纪的“星巴克战略”。 前些年,关于王石先生挂职去国外读书,去攀登珠峰,去干了很多社会舆论不认同的事情,书中都作了解释,但是在整体的大舆论环境下,个人的声音显得苍白无力,这个社会很浮躁,很暴躁。至于第二段恋情的故事,书中到不得一见,也许王总不愿意说,或者跟这本书不相关。 万科的内部管理制度跟万达相似,但是似乎执行起来不是很痛快,也许这就是管理者的相对区别,因为王健林先生是军人出身,不顾及这么多复杂情感吧,复杂问题简单化,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又把两家作为比较对象,因为在之前的书中,王健林先生在谈到“房地产企业金融改革试点”时提到只有两家总行对总部的合作,便是万科和万达。这本是王石先生口述的,但是相对于也是他个人情感和内涵的流露,可以看出王石先生内心的傲,思维的开阔。 总之,这本书境界很高,没有这样的阅历和经历无法去用一样的角度看待同样的问题,毕竟,站的高度不同,角度不同,想法也不同。 为什么要去登山,因为山在那里。 看海的螃蟹7.3

王石说:我的成功是别人不再需要我 读后感 第(2)篇

看这本书时,万科正面临着危机,王石正面临着危机,这也是我选择看这本书的原因,看看万科的成长历程,看看企业成长过程中与之相关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看看这个与中国老百姓密切相关的行业领头人的思想,看看他如何看房价及房价走势?看看王石作为万科灵魂没他万科还行吗?对书中一些叙述很有感触:1.数据说话。王石拐点论的判断依据是首次置业者所占的比例,是万科当时降价的依据,也受到行业内口诛笔伐。2.房价之谜。从2007年市场低迷到2009年的疯涨短短两年扭转,是什么力量?书中没有答案。3.房价不会降。根源在于国家的分税制政策,地方政府需要土地财政。4.关于日本。王石推崇学习日本,中国人不能老是强调古代中国怎么影响日本,这几十年中国受日本影响更多,不忘历史,面向未来,让我想多了解日本,有没有人推荐本书?5.整书也有不客观的地方。本书是王石对万科的一次营销,比如万科发展契合斐波那契曲线,不是很有说服力。

王石说:我的成功是别人不再需要我 读后感 第(3)篇

作为一位企业家,王石是值得敬佩的。作为中国第一批民营企业家他的管理思路和办法就足以值得现在的我们学习。。其次是他的几次“放弃”,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做到的。。还有一个企业家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善于学习和进步。。这书写于2009,不知万科是否于2014年实现了100%的住宅产业化。最近万科被举世瞩目,即使王石不幸出局,他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因为有良心的现代企业家在中国还是凤毛麟角的!虽然“现代化”、“与世界接轨”虽然已被提了无数年,但是真正在实质上做到“现代化”的有几个?官商勾结黑老百姓的是最多、卷钱跑路的是最多,能够想着为中国民营企业做努力、为中国社会做点事儿的“现代企业家”真的也就王石、冯仑、任正非那么几个!作为80、90后的我们,应该想想如何做个“现代青年”和将来的企业家。。。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