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_精选读后感_800字
《佛系: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_精选读后感800字
《佛系: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读完本书,如沐春风,感觉心境和心灵得到了净化和提升。我不信佛教,也不信其他任何宗教,但对宗教保有敬意,尤其我认为佛法中蕴含着非常可取的哲理和法则,如果你觉得烦恼,痛苦,疲倦,难过,看看这本书吧,五星推荐。
佛陀思考法的重点在于,无论他人怎么思考,一定要坚守自我。“我是我,他人是他人”,佛陀在其中画了一条分明的界线。
人世间到处都是热衷于判断的人,但是我们没有必要随波逐流。选择自己的心,决定自己的心,永远自由和独立地进行思考,这也是佛陀的教诲。
人际关系产生爱,爱产生苦恼。如果能理解爱就是苦恼的根源,那就能像犀牛角一般独自前行。
——选自《经集·犀牛角》
众多其他宗教的精神世界中,都会把“无法确认的妄想”奉为真理。超自然现象、占卜,在与这些近似的其他精神世界中,确实存在这样的倾向。但是从佛陀的思考法来说,任何无法确认的妄想都应该从一开始就果断放手。对此,佛陀自身也明确地叙述了其理由:
世界是永远存在的吗,还是会迎来毁灭的一天?世界是有限的存在,还是无限的存在?灵魂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吗?死后的世界里有没有天堂?我认为,这些都是无法确认的事情。
因为即使确认了这些问题的答案,对于清心寡欲、超越欲望所带来的一切苦恼的修行本身来说,这些答案也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我认为能够实现上述这些目的,或者能帮助我们实现这些目的的事物才是切实存在的。
那就是:①人生始终和苦难相伴;②苦难都有根源;③苦难都能解脱;④存在解脱的道路。此即四圣谛。
——选自《对弟子玛伦普塔的教诲·中部》
佛陀曾说过,人们只应将“自身”和“正确的生活方式”当作心灵的避风港。虽然现代佛教建议人们皈依僧伽(僧侣和长老),但是佛陀的本意却并非如此。
汝无须寄托于任何外力。俗世中能够依赖的唯有自我和正确的生活方式——达摩。
除此以外的一切变幻,人们的迷思和话语,皆不可信。
——选自《给阿南达的鼓励·天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