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何谓社会学读后感 读书赏析(3)篇

2018-12-23 05:27:18 读后感
何谓社会学
作者:杨宏峰编著
本书涵盖了社会学的历史、主要流派、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社会学发展的前景等,内容通俗易懂。通过对社会学相关知识的介绍,以期让读者了解社会学探讨的基本问题,掌握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略览社会学关注范围的广阔。阅读对象是对社会学感兴趣的普通大众。
何谓社会学读后感 读书赏析 第(1)篇

杨宏峰--《何谓社会学》。

       一本社会学入门书籍,书中举了很多形象鲜活的例子,使人不觉得枯燥乏味。我认为社会学是每个人必须要涉猎的学科,于大局中观生活,于细微处看人生。

       社会是什么?社会是一种社会关系体系,是以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以人与人的交往作为纽带的人类生活共同体。而学科最初得名于孔德,经过K•马克思、H•斯宾塞、E•迪尔凯姆、M•韦伯等学者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有独立研究对象、理论、研究方法和范式的一门社会科学。其研究对象包括与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结构、人口变动、民族、城市、乡村、社区、婚姻、家庭与性、信仰与宗教、现代化等领域。其方法论思想是多元的,比如以E•迪尔凯姆为代表的社会唯实论,认为人存在于社会之中,其行为和思想都并非纯粹服从于个体理性的,而是受到社会的塑造、限制乃至决定。另有以M•韦伯为代表的社会唯名论。自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第一次把社会学列入课程起,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可谓是大起大落:五四运动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革新,使中国社会学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然而文革时期社会学的停滞不前又使其跌入谷底,到最后改革开放后的重建,社会学才又被重视起来。而反观当今之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素质低,环境约束趋紧,干群矛盾大等诸多的现状也注定了社会学之于中国的重要性。

      现今社会理论被认为社会学分支,涉足多个科学区域譬如人类学、经济、神学、历史等等。第一种社会理论几乎跟社会学同时诞生。社会学之父-孔德创立第一社会理论-社会演化理论。在19世纪,三大社会理论分别是社会进化论、社会周期论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虽然它们现在被认为是过时,但是它们却产生了新理论,像新进化论、现代化的社会生物学、后工业化的社会理论及多边理论。

       总之,“有多少个社会学家,就有多少个社会学定义”,社会学横跨经济、政治、人类学、历史及心理学等学科领域,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包括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群体、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等,都可以归结为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我们处在社会中,生活便是社会学。

何谓社会学读后感 读书赏析 第(2)篇

社会学关注人、家庭、社区、社会制度、社会问题等与人相关的思想意识、社会结构。研究社会学主要有四个方法:结构功能主义学派、冲突理论学派、符号互动论学派、交换理论学派。

①结构功能学派:代表人物帕森斯。帕森斯的理论是把人类社会同拥有各种器官的机体作比较,他认为人类社会也有很多结构联合在一起发生功能作用,以维持整个体系,如同人体中各种器官互相起作用借以维持人体一样。如果要了解任何一定的结构,例如正常的社会模式,就一定要揭示这个结构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

②冲突理论学派:结构功能论者所说的社会处于均衡状态,是因为它的侧重点是静态的结构,不能正确地分析社会冲突的原因和社会的变迁,显然在政治上是保守的。在冲突论者看来,社会中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对资源的争夺始终是社会的主旋律,绝大多数社会绝非像功能主义者所描述的那样处于和谐和均衡状态,构成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也绝非是一个整体,社会的基本状态就是冲突。

冲突论者从马克思那里继承了关于阶级对立的观点,探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权力、不平等和斗争,尤其注重考察社会强势与弱势群体之间的紧张状态,并试图理解统治关系是如何被建立和维持的。譬如达伦多夫(Ralf Dahrendorf)在继承压制与冲突观念的同时,提出了社会的两面性:秩序与冲突。

③符号互动论学派:符号互动论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理论。代表人物:布鲁默(象征互动理论)、米德(主我和客我)、戈夫曼(印象管理)

符号互动论的研究始终局限在个体和小群体层次,基本上忽视社会宏观因素及其与个体互动之间的关系。举一个例子,戈夫曼就引用莎士比亚的台词,把人生比做一个舞台,把社会比做剧场,每个人都有前台表演和后台的自我。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个体有意地提供和漫不经心地显示一些符号,让他人从中获得对自己的印象,这就是所谓的印象管理。通过建构剧场、编制脚本和印象管理,在互动中符号就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④交换理论学派:交换理论认为一切社会政治现象都可以通过人们之间非物质和物质的交换来进行解释,而且可以以此为中心建立一种有关社会政治关系的新理论模型。

与符号互动论不同,交换理论主要是研究人的外显行为,而不是人的主观过程。交换理论的主要代表是霍曼斯。他深受心理学家B.斯钦纳著作的影响,认为心理学的原理不但可以用来说明个人行为,而且也可以说明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霍曼斯的交换理论是将人的行为视为商品,人们的相互活动是为了获得最高的奖励。

何谓社会学读后感 读书赏析 第(3)篇

看着看着就下架了,我这么幸运的么[回头]n一本教科书,比较长,把社会学研究方法论放在了倒数第二张,看到那里的时候草草翻了下(问卷制作那里还是不错的,也考虑了用户体验),不像之前看的社会心理学把方法论放在第二章看的倒还仔细,喜欢的是前面对社会学的发展史的介绍,其中符号互动论觉得最有意思。看完社会学研究的问题,感触就是不同学科对于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得出理论。社会学是个泛而大的概念,它所考虑的是在某个环境下、情景下人们的行为,从人们的行为来判断当前社会可能出现的问题。社会心理学也考虑的是人们在某个特定环境下人们的行为,但想做的是试图分析人们做出这个行为的原因。就像书中所说,后来社会科学的学科的分界将越来越模糊,在文类最终得出一个大统一的理论去解释当前的宇宙静态的东西。理类,像物理学,基础物理、量子力学再到弦论,都是因为目前无法再抽象到更高的层次才进行的分类,但也终将会融合找到一个大统一的理论来解释宇宙动态的东西。而现在的学科在以后只是下面的细分学科,可能会被摒弃,或者做近一步阐述。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