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哈佛岁月》_精选读后感_600字
2020-01-24 13:33:03 读后感
《我的哈佛岁月》_精选读后感600字
李欧梵对自己在哈佛的求学、教学和退休历程的简要叙述。书里有不少比较有意思的话,值得一看。
理论和武功一样,愈练愈深,但千万不可随意出招——随便套用理论——而坏了自己的功力。最好的办法就是积累:积少成多以后,放在脑中冰冻不用,待到重读文学文本——初读文本不宜用理论——每遇困难时,理论自会从脑中解冻溢出,为我“照明”了文本中的内在枝节或文本背后的文化脉络。而枝节和脉络之间的错综关系更非乱套理论就可以解决的,后者更是如此。
我也曾对自己的老师史华慈有“反叛”之情,一度认为他讲的都是common sense(老生常谈),不够理论化,现在思之,其实理论和原著、抽象和实证,都是一物的两面,不可截然划分。而更重要的是:这些上一辈的学者,为我开了好几条路,任我此后自由选择,再在途中种花种草,成果也是积累而成的。我也从未把中西两种文化对立或一刀切,对古与今、新和旧的看法亦是如此,从来不以此代彼,而是将之放在一起,经久之后连前后顺序也看不清了,只知道有意义或无意义的观点,到这个时候——也就是接受多次和多重影响之后——我才开始分辨吸收,而吸收的过程也是不自觉的。后来我才发现:自己所写的文章中,急于以生吞活剥式来挪用或硬套理论的文章,都是不成熟的坏作品。也许我的这一段经验,可以作为年轻一辈的学者的借鉴。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