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3.0》_精选读后感_600字
2020-01-03 10:27:52 读后感
《生命3.0》_精选读后感600字
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野心与气度,时间跨度从138亿年宇宙的起源到宇宙未来发展的方向。作者对生命的定义值得玩味,生命的定义是,一个能保持自身复杂性,并进行复制的过程。生命的发展会经历三个阶段:硬件和软件都来自进化的生物阶段,即生命1.0;能够通过学习自己设计软件的文化阶段,即生命2.0;自己设计硬件和软件,并主宰自我命运的科技阶段,即生命3.0。生命3.0竟然不包含人,纯AI。人类的作用只是在设计人工智能时把握原则与方向性,然而这条路上个坦途。说起目标,现在宇宙的尺度上,宇宙的目标是追求熵增,最终达到了无生趣的热寂状态(熵是事物混乱程度的度量)。看到这里我笑哭了。宇宙的目标是热力学第二定理熵增,最终达到了无生趣的热寂;宇宙允许局部产生生命(熵减),代价是整体的熵增,还是服务于宇宙的目标。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宇宙发明生命是为了更快地走向“热寂”。当人工智能的能力远超人类可理解的范围时,让人工智能服务于人类的目标,显得多少有点一厢情愿。这时,人工智能就会是人类最后一个发明。人类该如何安放我们骄傲的灵魂。作者建议人类不要再自称“智人”改称“意人”(作者对意识的定义非常宽泛-主观体验)。作者非常看中意识,有了意识,人生才有意义,宇宙才有意义。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