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男孩》_精选读后感_600字
2020-02-13 10:47:21 读后感
《奇迹男孩》_精选读后感600字
有一种观点说,人类社交的基础,往往是共同的敌人。这是出于人们选择群体性生活,是为了抵御入侵的本能。而在不需要剑拔弩张的年代,“敌人”就只能是人们共同厌恶的对象了——为了“巩固”共同的友情,人们甚至要“虚构”一个令人讨厌的家伙。这种状况在孩子们中间更容易发生——恰恰是因为孩子的友谊更加单纯,没有附加条件傍身,除了“情投意合”,就只能依赖想象了。而又因为无所顾忌,孩子们的行为更加大胆,很多“霸凌”事件便由此而起。所以成长本身一定是一件艰难的事,要么成为多数人,要么成为少数人——附庸或是成为“道具”,“双避”的岔路,往往更加难选。
所以读这本《奇迹》,读者至少可以有两种“打开方式”:要么是作为旁观者,去看一个畸形少年如何自强不息,以勇气拯救自己,顺便赞美父母伙伴的不离不弃,并感恩上帝,暗自庆幸自己不必经受这样的苦难;要么是把自己代入到故事里,毕竟并不是只有遭受“基因突变”才会使人成为“异类”,细心的读者不难发觉,故事里的每个“讲述者”,其实都经历了被排挤的时光。每个人注定是会与众不同的,于是所有人也都可能被厌恶,成为在多数人的社交行为里被消遣的道具。如果是你,该怎样在这样的剧情里,创造自己的“奇迹”呢?
“世界眷顾它所有的鸟儿”,毕竟多数鸟儿,根本不知道要眷顾彼此。奇迹源于绝境,固然是勇气使然,也要仰赖一点点眷顾者赐予的运气吧。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