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精选读后感_600字
2020-02-11 08:38:51 读后感
《》_精选读后感600字
传记作为一种文学样式,能够抽离出典型人物的生平和生活,来反映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实质。《许三观卖血记》更是聚焦在了许三观这一个底层小人物身上,集中于卖血这样一种在迫不得已境遇下采取的手段来演绎故事。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卖血意味着身处绝境,穷途末路时的最后一根稻草,好面子的中国人轻易不会采取这样一种方式,更不将这样伤痛故意裸露示人。而这部长篇小说恰恰选取了“卖血”这样一个痛点,记录了小人物生活的艰辛。简短平实的语言,看似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对话,描述了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革”以及知青下乡等特殊历史事件背景下许三观六次卖血的经历。第一次解决了婚姻大事;第二次为了闯祸的非亲生儿子一乐;第三次表达了对情人的关心;第四次满足了全家人在饥荒状态下的一顿饱饭;第五次为了生病的一乐;第六次招待了生产队长。每一次都是别无选择的选择……
把个人隐私展示在众人面前,如同自己揭开伤疤,不是为了博取同情,看上去更像是麻木地对生活的妥协。40年弹指一挥间,许三观年老,当他知道不能卖血时,他应对困难的能力不再,精神支撑轰然倒塌,他四顾茫然,坐哭街头。尽管他不再缺钱,尽管儿子孝顺、夫妻和睦。但当他作为男人、作为父亲,赖以依托的个人价值不复存在时,内心是何等的悲怆和荒凉?这大概就是中国男人的人生写照。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