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入骨相思知不知:醉倒在中国古代的情诗里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2018-07-15 18:56:27 读后感
入骨相思知不知:醉倒在中国古代的情诗里
作者:维小词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以诗为食粮果腹,以诗为空气呼吸,以诗下酒,以诗会友,以诗传情,最后以诗殒命,以诗殉葬。作者以文字传递一种温柔的、唯美的、无际涯的细微知觉。深信:每个人内心的曲折宛转,如若不断,终会触及那些遥远的相同的灵魂深处。
入骨相思知不知:醉倒在中国古代的情诗里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1)篇

“梦里出现的人,醒来时就该去见他,生活就是这么简单。”

大抵所有河水都入了海,

大抵每个夜晚都亮着灯,

多么宽广的海,

熠熠生辉的晚灯,

悄悄告诉你,

海是江河相伴的情深

而我会在每一个夜里亮起归家的通明

入骨相思知不知:醉倒在中国古代的情诗里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说来也搞笑,“相思”多为一个人单方面的思慕不可得不可见,可这个词中却有着“相”这个字眼,感觉就像在用这个字聊以自慰。

文中提到不少诗词,并且不像题目仅局限于中国古代。每一章确实是以古诗开头,从古至今,有关相思的诗词都有涉及。是一本不错的书,不过这类书都有个很大的通病,就是作者总会加上自己的臆想进行主观的评判,这篇还好一点,可以接受。

我们提到相思,好像紧跟着就会想到相思之苦,也难免。害相思之人,总因一人喜,因一人悲。苦多过甜,悲多过喜。不过你要问每一个相思之人,怨不怨,悔不悔,答案应该是不。吕秀才说,“一辈子很短,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可这种感觉很长,如高山大川,绵延不绝。”那个人就像有着神奇的魔法和吸引力一样,做什么想什么,总会把你的思路引过去,然后无法自拔。

每每想写点什么的时候,都觉得自己脑子里言辞匮乏。生拼硬凑出几句话,自己过后都看得尴尬。文字在我这里好像没有发挥什么奇妙的功用,自己本身也不是一个有趣幽默的人。可有时候,还是想能借助几句话表达当下的想法。

总有人叹息着诗词的滥用,愤愤不平的指责我们使用的跟作者的背景意图不符。可诗词本就是用来言志抒情表忠心的,我们引用它们,一方面用其作者本身表达的意思,一方面也是想符合当下自己的心理想法。

好像随便写点什么的时候,总会跑题。幸亏不是命题作文,自己瞎想的,也不想(当然最关键是不会)紧扣题目围绕主题写,随意写写,反正乱七八糟会想一大堆,写一部分下来也好让以后的自己看看以前都在乱想些什么。

最后,还是以相思诗结尾吧。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入骨相思知不知:醉倒在中国古代的情诗里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

平生第一次读这样的书,竟有一种处处柔肠总关情的感觉。每次读书,总会有些意外的惊喜,总喜欢收藏点书中精美句子,而这本书有喜欢的莫过余关中老先生的《满月下》:

满地的月光,无人清扫,

那就折一张阔些的荷叶,包一片月光回去

回去夹在唐诗里。

扁扁的,像压过的相思……

月光都带有荷叶的清香。

以及郑愁予的《错误》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哒哒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每每读到这些句子,仿佛看到了某时某刻自己的影子,一直希望有一个人可以看穿我的逞强,保护我的脆弱,不会在我说“没事的,你去吧”的时候,就真的放心地走开;不会在我不说话,一味笑笑的时候,就真的以为我心里没有疼痛、没有难过

与君初相识,犹似故人归也只能换来郑愁予的  我打江南走过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