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互联网世界观:思维的起点,商业的引爆点读后感心得体会(3)篇

2018-08-15 08:27:25 读后感
互联网世界观:思维的起点,商业的引爆点
作者:李善友
现象层面的总结是经验,哲学和科学层面的提炼是世界观——其力量不可同日而语! 互联网思维成就了创业明星、成功的企业,创造了全新的商业模式和管理方式,然而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 在今天这个时代,什么是支撑繁杂表象背后的逻辑? 爱因斯坦说:“在提出问题的表层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必须回到体系的原点,找到颠覆一切的公理。 从物理、哲学、管理、思维多个维度进行推演,这个公理包含了伟大而神奇的隐喻,它是撬动互联网时代的一个支点,是对旧思维土崩瓦解、摧枯拉朽的引爆力,是从工业时代逃逸出去的重生通道。
互联网世界观:思维的起点,商业的引爆点读后感心得体会 第(1)篇

这不是工具书,不是技能书,这是一本能助你“认知升级”的书。提到认知思维,可能会觉得大忽悠,但是仔细看下来有些观点还很新颖,深入思考对于自己还是有所启发。比如他讲的“产品即社群”,传统的工业时代依靠广告媒介一去不复返。产品想要立足于市场,需要依靠社群去做转换。有粉丝效应很重要,有脑残粉更重要。如何让粉丝追随,当然离不开产品技术研发,比如小米做Miui,第一批内测选取100个种子用户,这是从行业论坛发帖一个个拉来的钱,可见他不仅玩手机营销玩得转,玩用户运营也是一把手。但是,简单做好了才是大道,有几个运营能花心思去做。还有创新管理方式,一种企业以人力和财务为先,一种企业以市场运营为先,有些则是已产品导向为先。小米花重金挖了百度的人事总监,做了三个月就离职了,觉得小米不重视人事,还是以产品为主。或许没有摸清小米的脉络没有调整招聘架构,导致水土不服。个人也要考虑自己与公司文化有无冲突。李善友老师关于互联网的书有三本,这只是其中的一本。琐碎的快速粗读了一遍,有时间可以花心思仔细研读。还有《颠覆式创新》,接下来继续看方向和趋势,努力找对自己的位置。

互联网世界观:思维的起点,商业的引爆点读后感心得体会 第(2)篇

此书最大的亮点在于,作者是十分擅长跨学科知识类比,引用大量物理学的知识阐述互联网思维,给人以全新的观点看待种种现象,获得个人和组织发展的起悟。

但缺点也十分明显,偏学术性,阅读不顺畅。大量的物理术语和背景介绍的出现,假若读者之前没有了解,读起来大概会不知所云。

其次,该书的逻辑结构不严谨。貌似此书原本是演讲稿,然后汇编成书,所以在结构上并不紧凑,如第一章的 02 软硬结合和智能一切,两个章节讲的内容重叠,没有相互独立,窃以为不妥。

另外,该书介绍物理学知识篇幅过长,而对互联网思维的概念和方法论,并没有做详细介绍,使其看起来更像是物理学科普类书籍。

总体评价:值得一看。原因在于可以观摩他人如何面对新鲜事物,如何用已有知识并入自己的知识结构,并发展出有模有样的传播体系。

互联网世界观:思维的起点,商业的引爆点读后感心得体会 第(3)篇

近年来由于商业的成功大家都在讨论互联网思维,也有人从现象层面复制,但是成功者寥寥,根本原因是没有哲学理论基础的支持,只是从结果复制结果,由果溯因很难发现本质上的差异。就如同钢构和混凝土两种结构模式最后都可以建成大楼,但是从外表看却基本一样,所以也就难以总结出两种建筑方式各自的适用范围。这是一本追求本质的书,个人对老李能从哲学层面及物理规律入眼总结归纳,系统化地论述独立于物理世界的互联网世界观,由现象及本质的思考方法值得学习,看起来有醍醐灌顶的感觉,特别是第一章。但有些观点我很难认同,里面对自组织的论述,批判管理和平衡,但自组织本身就是平衡之术,逻辑很难自洽。所以,我的建议,好的目的不一定有好的结果,此书观点和方法令人耳目一新,推荐阅读,但要思想交互,切勿迷信!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