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与严嵩:是非君臣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嘉靖爷坐江山风调雨顺,我朝中出奸贼名叫严嵩”,这是京剧《打严嵩》中的两句唱词,京剧《打严嵩》是传统骨子老戏了,麒派周信芳和马派马连良等都唱过,而麒派唱得最多,麒派弟子赵麟童、小王桂卿及再传弟子陈少云、裴咏杰等都唱得不错,现在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也是麒派再传弟子了,我个人也认为麒派唱得最好,尤其我很喜欢裴咏杰!
从这两句唱词中也可以看出,嘉靖皇帝与权臣严嵩确实是一对富有传奇特点的君臣。嘉靖有其优点,爱民、守孝、讲规矩,对伦理纲常比较敬畏,对名不正、言不顺的事情,决不马虎了事。嘉靖改编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有着他自己传播弘扬“忠义”的理想。严嵩也有其可取之处,在政治不清不明、国家治理混乱的时候,他知道退出官场,在处理急难问题时稳重冷静,文学才华和书法造诣更是非常了得。我们应该明确一点,嘉靖不是万历,他有纠偏的勇气,也有重大问题亲力亲为的担当,大有“中兴明朝”的势头,或者说在明朝历史上,嘉靖已经具备了“中兴”的资格,并非如海瑞所说的“嘉靖嘉靖,家家皆净”的说法,毕竟在嘉靖一朝没有出现较为突出的宦官阉党专权或者骇人听闻的厂卫事件,经济、文化发展也是可观的,治国理政也算勤勉得当,曾有人评价嘉靖是明朝为数不多的有作为的皇帝,也是有道理的。嘉靖一生换了多个内阁首辅和内阁大臣,而严嵩居然做了20多年首辅,到80多岁还不退休,我们可以推断严嵩并非一无是处,本领和才干是非常突出的。而且,就算严嵩独掌朝政,那也是60多岁以后了,那么前面的几十年,严嵩又在干什么呢?所以就这一点,我们要以历史的眼光来看,站在当时的角度去推想,因为历史为后人所写,夸张、掩盖、诋毁或丑化的嫌疑是肯定有的。
本书以“嘉靖与严嵩”这一君一臣为主角,突出了“是非”二字,就“是”而言,嘉靖的“是”与严嵩的“是”写得还不够,嘉靖的功绩还不够具体,例如“一条鞭法”就不够详细,严嵩的功绩也仅仅定格在对嘉靖早期的拥立之功上,书的最后作者倒是写了嘉靖与严嵩的一些主要功绩,可是也是简单言之而已;就“非”而言,严嵩的“非”与嘉靖的“非”都尚显不足,作为差不多时期的权臣,不论是严嵩、徐阶,还是高拱、张居正,可以说都属于心狠腹黑、专权专断的角色,而且党争、贪赃等行为大有愈演愈烈、后来居上、青出于蓝的意味,其实坐在首辅的位置上,他们都是一个毛病,彼此彼此,为什么单单是任职时间最长、情节最轻微的严嵩是“逆臣”,而徐阶、高拱,特别是张居正却是“忠诚”、“名臣”呢?要知道徐阶、高拱和张居正,他们任职时间不如严嵩,但是腐败和党争程度要远远大于严嵩。
本书试图以演义小说的形式进行描述,还历史故事一个真相,或者想从正面角度来写嘉靖与严嵩,也注重了人物内心心理活动的描写,但故事整体结构还不完整,内容历史真实性有偏离,前后情节连贯性还有欠缺,事件描述和人物描写比较散,一会儿写这里,一会儿写那里,这是本书的不足所在,我是我为什么给四颗星的理由!
嘉靖与严嵩:是非君臣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中国人钻进了徐阶、王世贞所设的圈套里出不来,一股劲地大喊着“嘉靖皇帝是个大昏君,严嵩是个大奸臣,嘉靖年间是明代政治最黑暗最腐败的时代”。西方学者却准确地给明朝中后期下了一个定论,英国剑桥《中国明代史》称嘉靖年间“是一个经济非常活跃的、农业技术和生产发展的、纺织品和手工业大规模发展的时代”,认为嘉靖当朝、严嵩辅政期间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随后社会又倒退了回去。人无完人,还原历史真相让后人去评说!身居高位谁都有功过是非,谁都会利用权谋斗来斗去,从嘉靖先入京为帝,杨廷和 张璁 夏言 严嵩 徐阶等内阁首辅之争来回频繁更替 其实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生存!还是那句话,时代好比人的气数,社会运动的滚滚车轮会因为个别人变得曲折,但时代兴衰更替是必然是轮回。中西方的看待史观不同,从时代看人还是从人去看对时代的影响,不同视角不同看法n
嘉靖与严嵩:是非君臣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此书主要写了严嵩从发家崛起到倒台生死的经历,同时结尾处也极力为严嵩平反,从各个方面来分析说明严嵩不是奸臣。
姑且不论忠奸,宦海沉浮,仕途之人多半是非人非鬼,一个人能官至首辅二十年,就是他的成功之处。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英雄豪杰、能人义士,但能在历史长河的画卷中留下一道浓墨重彩,此生足已。有遇暴君,而因小人算计身死的李斯;有遇贤君,敢于力谏而名留青史的魏征;也有隐忍数十载,生前权倾朝野,但务实干事的张居正;更有像才华横溢,满腹经纶,身怀治国之策而无法施展抱负的文人,苏轼之流;有戎马一生而郁郁不得志得的李广……
不管命运如何,官至何职,那些最终能实现自己梦想的人,大多都是坚韧不拔,能屈能伸,胸襟宽广,谨慎小心之辈,同时也需要有贵人相助,高人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