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时间移民 读后感(3)篇

2019-06-03 11:32:29 读后感
时间移民
作者:刘慈欣
《时间移民》是中国科幻文学之王刘慈欣的中短篇小说集,其中包括《时间移民》《镜子》《吞食者》《西洋》等刘慈欣经典获奖作品,是近年来刘慈欣作品的最好版本。
时间移民 读后感 第(1)篇

当我被某位作者的某部作品深深吸引的时候,就会忍不住把他所有的作品都找出来看,比如以前读路遥,比如再以前读东野,比如现在读刘慈欣。老实说,《三体》刚出的时候,趁着热火劲囫囵吞枣一遍,完全没有找到感觉。刷完电影《流浪地球》后,觉得有必要把《三体》再读一遍,于是就开始了几个月断断续续的啃读。这次终于有点进步,从不求甚解到琢磨玩味,跟随大刘的思维反而发现了新的宇宙。科幻的力量就在于此吧~打开想象的边界,让思维天马行空;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象的幻境,但是每个幻境又不是镜花水月。也许有一天,在宇宙的长河里,这就是历史:你我,过去当下,生死离别,爱恨情仇,酸甜苦辣……都是虚无。可是,当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当带着活在当下的虔诚认真对待每个维度——时间、空间,敬畏未知却又勇于探索,这就是生命的张力。《时间移民》是许多短篇的合集,在这部里边,宇宙的社会学和伦理学被分割成许多小模块,并不像《三体》里那么恢宏和系统。但是处处可以看到《三体》理论的影子。大刘的高明在于,把现实社会放大到宇宙世界,让科幻穿上了人类和社会鲜活的外衣;科幻不再高深莫测,而是充满了温情和尔虞我诈。这样的宇宙,才是生机盎然的,原来人类是不寂寞的啊。大刘从科幻中反思人性,思考生存和竞争的辩证关系,才是科幻带给读者更高的境界。

时间移民 读后感 第(2)篇

作为极简主义者,非常喜欢各种数学模型——这些模型通过“不切实际”的假设和极限条件,可以帮助我们剔除不重要的因素,然后,思考事情的本质。这也是为什么很喜欢刘慈欣的这本书。他借助科学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假设和极限条件,迫使我开始想一些哲学性的问题。。。


比如,我们都说为官要公开透明,做人要光明磊落,那如果有一天,我们能通过镜像模拟,投射出每一个人做的所有事情,我们要不要这样的镜像?

比如,如果科技发展到我们可以衣食无忧,可以决定自己的健康、左右自己的情绪,那人类社会就不需要宗教了么?

再比如,如果我们人类的基因和动物的基因都像代码一样可以重构,我们要不要将某些动物的基因——比如飞翔——添加到自己的基因里?

很多时候,读书可以得到答案。可是读这本书不一样。脑袋里冒出了很多问题。

时间移民 读后感 第(3)篇

#读书有感# 短篇合集很多人不喜欢,觉得还没展开就结束了,我个人倒觉得还蛮好。大刘很多时候愿意提供各种可能性给读者,对于我这种时间有限的人,看起来反而轻松些。相对来说,我比较喜欢这里的《镜子》、《命运》、《微纪元》、《天使时代》,微纪元算是难得的大刘作品中比较正向的,最起码人类找到了一个可行性不错的出路。命运以前听书友提过,情理之中意料之外,镜子作品中,大刘关注了腐败,天使时代关注了基因工程,都还挺有意思的。通篇读下来,大刘的知识面是真广,佩服。喜欢,推荐阅读。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