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动物庄园(英文版) 读后感(3)篇

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一份自由。
这本书上世纪在中国是禁书。这是一个反乌托邦的政治童话预言故事,作者奥威尔自己是共产主义者,但他用这个寓言(1949年完成)揭露了苏联在斯大林的统治下把民主共产主义弄成了专制共产主义的丑陋现象,并预言了这种专制共产主义的发展与结局。
故事大致是这样的:农场里的老少校(一只猪)在临死前召集所有的动物,把他的思想告诉动物们,他对动物们说动物不应该受人类的剥削与奴役,他呼吁动物们起来起义,建立一个没有压榨、所有动物平等的理想社会。在老少校死后不久,动物们在雪球和拿破仑(两只特别聪明的猪)的领导下发动了起义,成功把农场主琼斯赶出农场,并总结了老少校的思想,形成动物主义,建立了暂时的民主政权。后来领导者之间发生歧义,拿破仑应用武力把雪球驱逐出农场,随后民主变成专制,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其他动物们继续受到压榨与奴役,最终猪变成了人。
看完这本书我最想谈的就是民主与平等。
书中一开始的动物主义里有一条说:所有动物都是平等的。但是到了最后,这句话的后面被加了一句:但有的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加平等。
曾经看过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这样的:所谓的民主是要建立在大家的知识水平在同一成次上时才能实现的。然而在本书中除了猪和少数几只动物外,其他动物基本都是文盲,他们甚至连发生过的事都记不得,不仅是文盲,还特别蠢。当然,雪球这只猪是很有理想的,他很重视教育,也建立过识字班和读书社,可惜这些动物不争气,连字母都记不住。于是,要想民主是根本不可能的,如果领导者中没有正义的人站出来平衡,一旦有点野心的人就会很快建立起专制统治。故事也确实按这样发展下去了,拿破仑为了实现独裁,在一次争辩中靠武力手顿把雪球驱逐出境,慢慢实现专政。
为什么要说知识成次差不多呢?你想想啊,对于一群没有文化甚至连思考都不会的傻子来说,他们可能连民主和平等的概念都不知道,被剥削那是必然的,被卖了还要帮你数钱,就像书中的另一个重要角色拳击手(一匹马),很老实,很努力的工作,但最后在失去利用价值时被拿破仑卖给了屠夫...要是大家的认知水平差不多,一旦有点不公平被提出,肯定就会有人出来反对、理论,大家都反对,领导者没有民心,就只好放弃。被这么多双眼睛盯着你的行举,专制是无法建立的,就像君主立宪。
老少校,不负责的空想家
为什么要说老少校是不负责的空想家呢?他明明早有想法,但却在临死前才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动物们,并要他们去起义,他的思想固然很好,但他只是构想了实现动物主义后的美好生活,并没有具体的去思考要如何才能实现动物主义,这是不负责任的。有句话说的好,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要想起义是很容易的,只要有一群被压迫的笨蛋,你告诉他们起义很好并且能获得什么,他们就会盲目的追随你。然后,要想真正实现理想不是光靠一时冲动就能做到的,只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罢了。
雪球,天真的思想家
再来说说雪球,他是一个很有理想的领导者,他聪明,勇敢,喜欢思考,他深信老少校的理想,是动物主义提出者之一。他相信只要通过大家的努力,就一定能实现共产主义。他思想很超前,他知道知识的重要性,所以一直在研究琼斯留下的书,他明白假如修建起一个风车,那动物农场就可以获得供电,那样动物们就能使用机器,每周只需工作三天,而且还能用灯泡供暖,也能洗上热水澡,夏天还能用风扇降温。但他却是一个天真幼稚的思想家,他不懂政治上的手段,没有提早做好防范,最终只能空怀理想而无法实现。
拿破仑,有野心的阴谋家
相比起雪球,拿破仑就更有野心了,他明白要想获得权利就必须拥有主动权,那就是军队,所以在雪球忙着建立社团,忙着绘制风车蓝图时,拿破仑已经训练了9只狗做为他的秘密武器。于是,在雪球绘制好风车蓝图并向动物们宣传时,拿破仑出手了,靠着他的军队,把雪球驱逐出动物农场,然后截取了雪球的劳动成果,把风车的绘制功劳归结于自己,并欺骗动物们说雪球是琼斯派来的间谍,编了很多罪名在雪球头上,再加上尖嗓客(另一只猪,拿破仑的追随者,有着颠倒黑白的口才)游说,动物们彻底相信了拿破仑是伟大的领袖,而雪球是叛徒。实现专制后越来越放肆,他篡改了动物主义,杀害其他动物,跟人类做生意,贪图享受。
拳击手,无知的追随者
拳击手(一匹马)是个悲哀的角色,他努力工作,起得比谁都早,睡得比谁都晚,但却是个连前4个字母都记不住的文盲。他有两句座右铭:我要更努力的工作。拿破仑同志永远是对的。他坚信只要努力工作就一定能实现动物主义,他相信拿破仑的所有话,盲目的追随着他,从来不思考对不对合不合理。最后在年老病倒后,失去了利用价值,被拿破仑卖给了屠夫。
本杰明,沉默的出世者
本杰明是一头老驴,是农场里属元老级的角色,他话不多,但却是真正看清一切的出世者。他知道动物主义在拿破仑的统治下是不可能实现的,他是除猪外少有的能识字会思考的动物,他也知道以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改变现状的,于是他选择了沉默,沉默是最好的自保。
尖桑客,能颠倒是非的政客
尖嗓客也是一头猪,油嘴滑舌,能说会道,每当动物农场发生了什么不正常的事,拿破仑就会派尖嗓客去解释,他很会忽悠,总是把猪说得有多么多么伟大,他告诉动物们脑力劳动者要比体力劳动者辛苦,所以需要吃更多更好的食物,他还告诉动物们要努力工作,告诉动物们拿破仑是伟大的领袖,雪球是大叛徒,由于动物们的愚蠢,在加上害怕拿破仑的军队,于是都选择相信尖嗓客的话,没有任何一只动物起来质疑,起来反抗。随着时间的流逝,老一辈的动物慢慢死去,新出生的动物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变成了新的奴隶。
在网上看了一些关于《动物庄园》这本书的说法,这本书描绘的场景就像一幅活生生的国家、社会发展史,就是在写斯大林时期的苏联,书中反映着苏联的变化,斯大林统治之后,特权阶级诞生,劳动人民生活困苦,斯大林曾经为了排除异己,展开了血腥的大清洗运动,加上他国内国际上的政策失误,使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遭到严重破坏,几乎与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背道而驰,马列主义被篡改,统治者越来越腐化,苏联最后和资本主义妥协,背叛了人民和社会主义。即使是中国,在建国初期也犯过同样的错误,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毛泽东也可以说是拿破仑的影射,而大部分底层人民则是拳击手的影射,只要是毛主席说的话那就一定是对的;像刘少奇,邓小平则是雪球的影射,他们思想超前,看得远,但由于违背了毛泽东的意愿,就被打倒...
限于自己的知识水平有限,在这一层面上,确实看不出,但我看完后,也有了一点想法,在革命的过程中,总会出现野心家,他们会把革命果实抢夺过来据为己有。这样的人,在哪里都不会缺少。就拿中国的历史来说,历史上基本每一次暴动或革命都是在无产阶级中产生的,都是由于人们受到了压迫,剥削而产生的,当革命开始时,大家都很团结,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推翻剥削阶级,等到经过一翻斗争以后,好不容易建立起了新的社会,一些自己被压迫时所想要的生活,这时新的领导者开始不满足现状,在权利和地位面前又开始明争暗斗,或者是开始过着享乐的生活,把当初自己奋斗时期的和种想法都抛开了,整天想着的是怎么样把那些威胁自己地位的人除掉,然后为了过着高高在上的统治者生活,又开始欺压百姓,成为了新一轮的独裁者,最后也必然是被另一波的暴动所推翻。
看完这本书,觉得最明智的人物还是本杰明,奥威尔本人也认为本杰明是像他这类人的影射。早就看透一切,知道自己无能为力,那就做旁观者好了,少说话,自己该干嘛干嘛,至少还能保住性命,要是有人愿意,你可以跟他聊聊天,要是没人理解你,就不需要别人理解,默默过完余生。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样做是懦弱没责任心的表现,但真的是无能为力,对于一群没人认知、没有思想的动物来说,即使是再次发动起义,结局还是一样。
也许本杰明能做的最有意义的事就是,教新一代的动物认字,告诉他们历史,提升他们的认知,以后的世界是他们的,将会变成什么样是他们自己选择的结果。其实老少校一开始最该做的也应该是这个吧,而不是心血来潮突然把真相告诉动物们,被有阴谋的人抓住利用,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只是另一个噩梦的开始。
1984动物庄园(英文版) 读后感 第(2)篇看完《1984》后再来看《动物庄园》会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仍旧是以辛辣的笔触揭露社会问题,颇具讽刺意味和象征意义。奥威尔本人就相当于《动物庄园》里的本杰明吧,洞悉一切,但只以冷眼旁观着这个世界,好似一个局外人,不迎合,不反抗,保留自己的意见,不向权威屈服,但也无意造反,沉默寡言也许是保护自己的最好方式,不过这样看来也许他算是个悲观主义者,他知道无论是谁统治,都是一个结果,自己的生活并不会有什么改善。旧的人类的农场主被赶走了,还会有下一个农场主的到来,不管是动物还是人类。就像《1984》所言“就算在今天,在这个衰败的时代,人们平均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比几个世纪前要好。但无论是财富的增长,还是行为的文明程度,抑或是改革与革命,都没能让人类向平等前进一星半点。站在下等人的视角上,改朝换代无非是主宰者的名字发生变化而已。”确实,阶级永远存在,只是具体位置上的人可能有所不同。也许本杰明一开始就料到动物中会出现一个统治者,他独裁,霸道,贪婪,那些宣称的平等实际并不存在,一旦你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就可以一党独大,肆意妄为。统治者变成了一头猪。那头猪曾经是带领大家一起反抗人类,发动起义的同胞。试想如果此时的统治者是少校或雪球,情况会有改观吗?n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善,毕竟在一定程度上要取决于领导者的素质,但不能保证手下没有人在暗自骚动,企图谋权。而且时间长了,如果是在一个专制封闭的国家,听不得别的反抗的声音,领导者难免自我膨胀,为所欲为。还是多党执政,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关系,能够容下不同的意见,言论自由,思想自由,对于人民的生活才会更有利。这样说会不会被打( ・᷄ὢ・᷅ )n毫无疑问,我相信作者也是同意这一点,在他的两部作品中,他都极尽所能描写集权统治下的冰冷与惶恐,迫于权威,身处其中的人不敢发表自己的真实感受,如果自己对当权者的所作所为有疑问,与自己之前存在于脑海的认知不同,那一定是你的记忆出现了问题。党会通过舆论来控制你的思想,你的记忆,并伪造出更多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所作所为再正当不过,说服你相信确实是自己记错了,他们的一切都是正确的,毋庸置疑的。这未免太可怕。长此以往,没有真相可言,知道真相的人都已经老去,未明真相者已习惯于这种思维模式,不曾质疑。唯一的真相是当局者想让你相信的真相。动物庄园虽在早前制定“七诫”并被奉为动物主义的原则,但拿破仑每次打破后的理由又显得如此理所当然。他无视这些规定,为使自己的行为合法化,不惜修改早已定下的规矩,再通过声响器这个说客再次向群众解释这些条例的真正含义,或者说最新含义。从始至终,拿破仑统治动物庄园的方式,就和人类没有什么不同。它不过是又一个人类的翻版罢了,他学习人类读书认字,发号施令,穿上人类的衣服,用两条腿走路…,动物庄园里每个动物的角色也刻画的入木三分,不管是动物社会还是人类社会,都不存在真正的平等,阶级的存在有其重要的功能,说到底还是统治者的统治手段。拿破仑最后不甘于只做动物庄园统治者,他要与人类平起平坐,庄园重新更名回“曼纳庄园”,而拿破仑则是这里的主人。真正处在下层的动物,他们的生活较于之前,到底是更好了,还是更糟了呢?n
1984动物庄园(英文版) 读后感 第(3)篇第一次接触《动物庄园》是在高一的时候,那时的自己还是一个不谐世事的小孩,对里面的深意并不理解,却读得津津有味。2003年的寒假,又一次拜读此书,感慨良多。 依稀记的小学时,挂在班级墙面上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大大的画像。我很早就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是对他们的事迹并不甚清楚,只知道他们是“伟人”。小时候,我从来不问为什么。 陈丹青说“我们的政治考试是反政治的,没有人尊敬这个学科“60年前,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出版了《动物庄园》,讽刺苏联的社会主义。如今,苏联已经解体近20年,然而《动物庄园》讽刺的对象却悄悄地转移了。 人们津津乐道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遗憾于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然而我在阅读《动物庄园》的时候,几次竟不得不合上书本不忍再看下去。因为我不仅看到了苏联也看到了我们自己。 新闻里每天都有gdp增长,粮食增产,物价稳定的新闻。然而没有人询问为什么中国仍然有许多人吃不饱饭,无法接受教育,看不起病,住不起房。 我们感动于善良的山村教师勤勉的奉献却从不去质问政府为何不增加教育的投资;我们感动于无私的农家妇女无偿赡养邻居的父母,却从不关注我们的养老保障;我们感动于勇敢的汶川教师,却很少问津教学楼的质量…… 有一个故事说:一个学生和她的法国邻居争论今日的中国。那个法国人说,我可以站在路上大骂萨科奇是混蛋,你能吗?她竟一时语塞只好开玩笑似的说,我也可以站在路上大骂萨科奇是混蛋。 当我们不仅仅旁观历史,而是把自己当做历史的一部分,就会发现我们和书中的人物同样卑微。 少年的君特。格拉斯为了希特勒和帝国的荣耀加入了少年禁卫军和成千上万的人高喊“领袖万岁”,甚至二战结束后,当他被告知纳粹屠杀了数百万犹太人的时候还固执的说那是反纳粹的恶毒宣传。他在《剥洋葱》中回忆道自己从来不曾怀疑过领袖,因为广播报纸以及身边所有的人从来没有怀疑过。今天的小孩子仍然在重复我们曾经重复的道路。他们也许不知道马恩列斯毛,但是胸前的红领巾依旧鲜艳,依旧高声唱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依旧循规蹈矩的背诵历史政治而从不去质疑…… 学问,学问。就是要学要问,要问就要有怀疑的精神,要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否则不仅我们的生活可以被控制,我们的思想同样也会被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