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带上她的眼睛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2018-09-10 21:10:14 读后感
带上她的眼睛
作者:刘慈欣
人类使用地层飞船深入地球内部进行探险,一艘地层飞船在航行中失事,下沉到地心,船上只剩下一名年轻的女领航员,她只能在封闭的地心渡过余生……
带上她的眼睛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1)篇

#深心处的凝望#

      我猜想,一定有不少人是因为雨果奖和《流浪地球》才去读的刘慈欣,尤其当后者以同名电影推出并受热捧之后。仿佛不知大刘者,不看几本刘氏科幻者,就是脱节,就是落后。

       对于科幻小说及写作者,尤其是大刘来说,想必是好的。好比十年寒窗苦读,终于一朝天下皆知。但我无端端有些杞人忧天,害怕作者被这样高度关注后,他的作品乃至今后的创作会主动或被动地被赋予一些额外的东西,譬如电影版《流浪地球》的热血沸腾,总让我感觉惆怅。听说这篇《带上她的眼睛》被选为中学课文,高兴之余又开始惆怅。我担心解读过度,担心支离破碎,担心孩子们的印象里只剩下“时代背景““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但愿只是杞人忧天吧。

       最开始读《带上她的眼睛》时,还不知刘慈欣何许人,事实上我一直都不记得作者是谁,直到大刘炙手可热时才对上号。当时还厚颜无耻地生出一种“相识”于微时的小小得意和隐秘快乐。应该是在十几年前了,读大学期间,在《读者》还是《青年文摘》之类的杂志上,第一次读到《带上她的眼睛》。好的文字真是一次意外犒赏和安慰。我还清楚记得,除了惊艳于携带眼睛旅行这样脑洞大开的操作(后来我多次在与朋友QQ聊天时,开玩笑让他们外出旅行带上我的眼睛),更被一种明亮的愁绪和温柔的哀伤击中。那个孤独地漂泊在地心深处的柔弱女孩,无意中给了我一个安慰和出口,为彼时的青春躁动和迷惑。以致后来许多年,始终无法忘怀那双眼睛。

      故事并不复杂。“人类使用地层飞船深入地球内部进行探险,一艘地层飞船在航行中失事,下沉到地心,船上只剩下一名年轻的女领航员,她只能在封闭的地心渡过余生……”在联系信号中断前,她请求工作人员“我”旅行时带上她的眼睛,看花看草,看云看水。就这么简单。但运用的是揭秘式的倒叙手法,先大篇幅铺陈女孩对花草和自然景观异于常人的留恋,再一举揭开谜底:原来我们的唾手可得,竟是他人的遥不可及;原来即使阳光空气、微风流水,也如此值得珍惜。让人泪目。

       我带着她的眼睛在草原上转了一天,她渴望地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丛中跃动的每一缕阳光,渴望地听草原上的每一种声音。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小溪中的一条小鱼,都会令她激动不已;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风中一缕绿草的清香都会让她落泪。

        最后,抄录伍尔芙的一段话,“我们已渐渐忘记,生活的很大而且很重要的一部分,包含在我们对于玫瑰、夜莺、晨曦、夕阳、生命、死亡和命运这一类事物的各种情绪之中。”感谢我还能拥抱的阳光空气雨丝风片,感谢以种种方式和作品教会我们珍惜的作家们。

带上她的眼睛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

希望可以拍成电影。


前面重重悬念小姑娘到底身在何处,大家都会猜测在浩瀚无垠的外太空。但后文却突转,由于落日六号的失事,她原来深处封闭压抑的地球中心,独自一个人寂寞又孤独的生活着。不禁对她产生深深地怜爱与敬佩之情。

小说对比强烈,让人百感交集


“我”前后的态度对比


小姑娘前面的矫情活泼与后文的坚强勇敢


地球上美丽的自然景色与地心中的恶劣状况


一个害怕封闭的女孩却成了“罐头里的肉”

……

看完安慰自己这是科幻小说,小姑娘是作者虚构的


可终究无法安慰。


科技的进步


国家的强大


背后必定有人付出了无法想象的努力与不为人知的牺牲


驻守边疆的战士


掌握核心技术的科学家


像文中一样的宇航员……


某种程度上,他们都是“装在罐头里的肉”


我们像文中的“我”一样

被灰色的生活磨钝了感觉

时隐时现的月再也不会让我们“举头思明月”

看不到山坡上每一朵都一样却又不一样的花朵

有没有日出再也不能引起我们的注意

……

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别人早已失去

让我想起了一句话

“你所谓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是否每个人都要经历一次“带上她的眼睛”旅行的过程,才能像“我”一样重新发现生活的美好?


ps:看小说的时候不由得想起了前段时间四川几十名消防员牺牲的事,还想起了另一个话题,国家老是提倡奉献精神,请问,如果有一天,文中的事情成真,文中宇航员的家人可以得到多少补偿?就像牺牲了的消防员    

烈士家属过得凄惨可不是个例

带上她的眼睛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

今天刚给学生们讲这一篇课文,不巧,前不久读完《三体》,所以看到刘慈欣三字的时候,心中总想起《三体》的内容,有很多时刻我都迫切和我的学生分享关于三体的故事,但我还是抑制住自己,因为我在思考,如果我真的要讲三体,那么我想给我的学生带去什么样的信息,我想让他们从中懂得什么呢?如果我自己这个问题没有想明白,那我就没必要花时间去讲那个不在题纲范围内的东西。还是讲《带上她的眼睛》吧,充满悬念的科幻小说,这一次大刘,不带我们探索浩瀚无垠的宇宙,他把我们的目光聚焦地心。没错,这一次,不向太空,向地心。对于探险者而言,向无限广阔的太空,可以有无限遐思,可以有无垠的时空。但,向黑暗坚硬的地心,就只剩地狱般的煎熬了。也许未来有一天,科技发展到那一步,也必然有勇敢,坚强的探险家,敢于承担起向地心进发的重担,一如文中那个温柔文弱的女子,虽死其犹未悔。为科研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带上她的眼睛》它告诉我们,当我们习以为常地感受阳光雨露,清风明月的时候,当我们不以为意无视自由之珍贵时候。有人极度渴望这貌似唾手可及的这一切。有人想用生命去好好感受这平凡的一切。但我们这些拥有者永远不会明白那群人的渴望和感受,反倒会嘲笑那群人,至于吗!不就是空气,雨啊水啊,草啊,花啊的吗?有什么值得珍惜和渴慕的!n如果人类真是如此狂妄自大下去,将来有一天,终会为今天的无知付出代价。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