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全集)读后感400字(3)篇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不仅是炎黄子孙的血统传承,更是文明知识的传承,从仓颉造字到甲骨文,再到春秋百家争鸣,道家主张的无为而治,儒家恪守的仁义礼智信,法家推崇的以法治国,两宋时期的程朱理学,明朝王守仁的心学,直至民国的三民主义,最终发展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种种文化思想,无不彰显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为什么从上古三皇五帝时期一直沿用的禅让制传到夏禹手里变成世袭制,并且又传承了三千多年,最终社会体制又变成相似的民主制?为什么最开始的夏商周三个王朝可以统治三百年以上,而越靠后的王朝统治的时间越短?归根结底是广大人民的文化思想在不断进步,夏商周时期人民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故而思想觉悟也较低,所以封建统治者实施的愚民政策很有成效,到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分裂为多个国家,各个国家为了争霸天下,都不断进行变法,文化思想得到空前发展,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威胁,故而秦统一后首先推行“书同文,行同轨”,焚书坑儒这种事历朝历代屡见不鲜,目的就在于愚民,从而达到巩固自己封建统治的地位。但是,这一切都无法阻挡历史进步的脚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群众接受教育的机会越大,继而才出现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局面,最终,社会的权力才逐渐重新回到人民的手里。
封建王朝的灭亡有其必然性,统治者辛辛苦苦打天下,在大一统后贪图享乐是不可改变的趋势,俗话常说:富不过三代,正是因为“创业易守业难”的缘故。故而,任何时候都要学会居安思危。
中国通史(全集)读后感400字 第(2)篇今年第36本。无意中发现的,可能是读完了《明朝那些事》,所以想对历史有个更全面的了解,所以选择了这本书。
全书从盘古开天辟地开始,到嘉庆18年,天理教起义止。主要讲述了一个个历史故事,引出了很多成语典故,信息量很大。
总的来说,这本书还是挺不错的,有助于我们系统地了解历史知识,当然,如果可能,在入学早期阶段先看下,对今后的学习会更有帮助,因为很多作品,需要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看。对于成年人,也适合看看,先通读,对其中感兴趣的,再阅读相关书籍,也是不错的选择,毕竟通史只是大概地介绍,如介绍明朝,肯定不会像《明朝那些事》一样,生动具体。
通读全书,不难看出,但凡写入史书的,无非一正一邪。正的无非是在朝代变迁中起重要作用的人,邪的,就是那些被人恨之入骨的奸臣。而奸臣出现,也是朝代兴衰更替的必然产物,但他们出现,也一定程度丰富了文学作品内容。而那些“亦正亦邪”的君主,如李世民、朱棣,乃至武则天,大多是有能者,至少把当时的社会治理得井然有序、欣欣向荣。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天命所归。仕途成败成就了一些人的名声,但也有人成名于仕途之外,如喜欢搞各类科学研究的,也有人成名于求官无门、施展抱负无望的道上,如擅长诗词歌赋的。他们用自己的事迹、自己的作品,在历史的进程中留下了痕迹,使漫漫时间长河不单调乏味。
可以说,作为文明古国,世界上也只有我们的,历史是连续的,连绵不断的。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相信,随着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我们的社会,也会越来越好。
中国通史(全集)读后感400字 第(3)篇终于有时间完整地看完本书,对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脉络有了系统的了解。
从中国的朝代更替的历史规律看,精英政治始终是政体的基础。
朝代的更替始终遵循着一个规律:新兴朝代——励精图治——辉煌强盛——骄奢淫逸——衰败积弱——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旧朝灭亡——新朝兴起。
每个朝代的前朝几代皇帝,一般都会总结朝代更替的根本原因,采取正确的治国安民方针,经过休养生息,实现国家的兴盛和版图的扩张。比较典型的是,汉代经历汉文帝和汉景帝的文景之治后,出现雄才大略的汉武帝,造就最强大的汉朝。唐代的唐太宗励精图治,出现贞观之治,实现盛唐辉煌。清代经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和强大,出现了康乾盛世。
今天的中国,历经毛泽东建立新中国、邓小平改革开放,两代领导人为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习近平领导下,国家开始腾飞,中华民族再次辉煌的千年梦想开始逐步实现。
历史的经验必须引以为戒!历史的周期不能允许骄奢淫逸及其后续的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