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2019-07-20 00:55:16 读后感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作者:让·雅克·卢梭
本书采用1876年典藏版法文原著,在此版本上进行翻译。译文尊重卢梭当年应第戎学院征文而执笔的写作原意和部分词汇的专业用法,更加精准流畅。开篇导读,帮助读者对卢梭以及对这部著作进行一个提纲概括式的了解,减轻名著入门难的障碍。本版新增卢梭当时于论文写成后又添加的19个补充注释,使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卢梭在写作过程中的哲学思辨,延伸的知识也令本著作更加立体。还收录当年日内瓦著名博物学家博纳(Bonnet)以菲洛普利(Philopolis)的笔名写信反对《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后,卢梭亲自雄辩答复博纳质疑的回信,是值得收藏的经典版本。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1)篇

卢梭认为,在人类中存在两种不平等:自然的不平等及人为的不平等。(一种称之为自然的或是生理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是由自然造成的,主要体现在年龄、身体、体力、智力以及心灵方面;另一种我们可以称之为精神的或是政治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依靠一种公约,在人类共识的基础上被建立起来,或者至少为人类共识所认可,主要体现为少数人通过损害他人利益而享有的各种特权,例如更加富有、更加尊贵、更加强大,或者甚至让他人臣服。)n本书第一部分描写了作者想象并虚构的人类原始状态,卢梭认为人类在“自然状态”中是和平而善良的一群“动物”,是“野蛮”人群。通过对这群“野蛮人”的分析和想象,作者认为“在自然状态中很难看出不平等的现象”。第二部分才是本书的重头戏,一开头,作者便说“谁第一个将一块土地圈起来,并毫无顾忌地说这是我的,然后找到一些足够天真的人对此信以为真,谁就是文明社会真正的创始人”。“人类的第一个感知便是他的存在,而第一个担忧的问题就是他的自我保存。”n作者把农业文明的诞生以及生产力的进步与私有制联系在了一起,“然而,一旦某个人需要另一个人伸出援手,一旦人们发现一个人能够拥有两人份食粮的好处,平等就此土崩瓦解,取而代之的则是私有制。”据此卢梭指出社会不平等的基础是私有制,私有财产的产生是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卢梭还把人类不平等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法律和私有财产权的形成私,出现贫富差距;第二阶段是通过法官的设立,形成强弱差距;第三阶段是合法权利向专制权力的转变,出现主人和奴隶之间的对立。同时,作者关于父权的一段解释也让我很感兴趣:“根据自然法则,只有在孩子需要父亲帮助时,父亲才是孩子的主人,而这一阶段一旦过去,他们就变成平等的主体,子女将完全独立于父亲,他们对父亲保留的将只有尊敬而没有服从:因为感激之情只能被看作一项应该完成的义务,而不应该是一项应该索取的权利。”n最后,作者认为“专制政治的建立是出于人民自愿的这一说法,既没有可靠的依据,也缺乏真实性。同时,我们也将很难指出这样一份契约的合法性何在:一方只承担义务,另一方则只享受权利,而受损害的恰恰是负担义务的人。我们可以得出:不平等在自然状态下几乎不存在,其发展与壮大产生于人类天赋的发展与精神的进步过程中,最后随着私有制与法律的形成而稳定下来,变得合法。”n卢梭得出这样的结论:“仅为实证法所认可的精神上的不平等,每当它与生理上的不平等不相称时,便与自然法相抵触;这种不相称足以决定我们对流行于一切文明民族之中的那种不平等应该持什么看法,因为无论我们以何种方式定义不平等,无论是一个孩子支配一位老人,还是一个笨蛋操纵一位智者,或是少部分人财物有所盈余,而大部分人却食不果腹,所有这些都是明显与自然法背道而驰的。”n谈谈读完此书的感受:n1、卢梭的思想与孟子的”人性本善“、庄子的”人为为伪“的思想中有一些相似的地方。2、卢梭的思想受洛克、休谟、贝克莱等人很大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后世很多人,第一部分关于人性的理解对康德应该影响很大。第二部分“生产力”和“私有制”的理解,一定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恩格斯等人。3、这本书中的很多内容已跟不上如今的时代了,甚至有些在今天已经被否定了,尤其第一部分,随着人类学和基因学的进步,作者关于野蛮人的猜想早也落伍。4、这本书创作于1755年,距今已200多年了。其实这些年世界的很多学科方面的前进脚步都非常巨大,很希望能看到最新西方学者的一些专业性、学术性的作品,现在在国内想看到西方一些最新的学术作品实在太难了,就那么几家出版社每年出几部作品,网上论文也不大好找。毕竟,知识无国界。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

先从最近的内容说起,是卢梭的生平事迹,他在33岁前可以说是碌碌无为、毫无建树。可就是那些事(匠人的学徒、抄写乐谱……),让他认识了许多启蒙家,接着认识伏尔泰……我们从来没有做无用功,现在的一切都是曾经的结果,所以走好每一步路这句话最简单,却很真理。

关于他的思想我们应该在那个时代来看,毕竟时代背景会对其思想有限制,但读下来却不难发现为何该书成为经典的原因。我没有资格提出批评,但却可以有自己的思考,我觉得这就是阅读的魅力,和作者的对话,是自己单个的小世界。

人类越发达就越幸福?诚然不是这样,在一千多年前卢梭意识到了,后来几百年前的马恩也注意到了,人是需要返璞归真的,因为……我也是和卢梭一样,是个相信人性本善的怪胎。哈哈哈,很喜欢的一本书,现代有很多相同观点的书,可为啥它的魅力那么大,我觉得,在我看来,我还是折服在了千年古人的智慧上。之后会在回看的,买纸质书,做笔记,写心得。嗯,完美!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

人类的不平等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的、身体的不平等;另一类则是政治的、精神的不平等,此项不平等主要是依靠人类的公约而形成的。

在野蛮人的世界里,是不存在任何不平等的,他们拥有绝对的自由。社会人的公约以及法律、财富等等造就了社会人的不平等和不自由。但是野蛮人能够意识到他们所拥有的自由吗?而社会人哪怕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自由,又是否能够有勇气去抵制公约呢?

人民已经习惯了依附、安宁和生活的便利,由于他们已经无法挣脱手腕上的铁链,便索性同意增加自己的被奴役程度。所以被奴役和主动去奴役都是自己选择的吧。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