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乐园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每一位作家的一部小说著作,除了想表达故事本身的曲折和引人入胜以外,更重要的是传递一种精神,一种人生哲学。它或给人以启示,或表现人性的升华,这是作家们作为精神予人的给养。人都有需求,物质上的,精神上的,但应汲取有道,像这篇小说里的男女主人公,为了满足生理的欲望,而以亲情和道德作为筹码,对于一个年过天命的男人,极为不负责任。小说里表现出的都是悲观,沉沦,逃避和对未来深深的恐惧,所以他们选择最终结束自己,并不勇敢。真正勇敢的是两个人牵手,坚定地走下去,但我想作者不允许这样的结局,理由是,这份幸福是在让别人背负巨大伤害的条件下所取得的,他们如何能心安理得的过自己的小日子?还有,后两章节对于赴死心理的转变描写的过于仓促,人生在还有所求,哪怕仅仅是生理需求的情况下,也很难轻易的选择结束这条路。在逻辑上说服力不大。不过对于日本作家能够放下身段,直白的描写敏感的内容,虽谈不上引人入胜,但猎猎奇还是可以的。
失乐园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整篇下来都在质疑,这算是爱吗?人一生有那么多欲望,所有的都任性为之真的就能得到快乐吗?所有的情感都消磨于日常可也升华于日常啊!为了不面对激情消退选择了拒绝衰老的开始,这算是逃避吗?从他们开始到最终走向他们向往的乐园 难道不是一次次逃避的后果吗?因为逃避家庭的索然无味结识、结合,因为逃避家庭的责问把约会结束回家的时间一退再推 !能理解他们在这种激情里一步一步沉沦不愿醒来的心情,醒来就要承受虚无,所以任由自己沉溺。可是如果是我,我不会接受这样极端的爱情,在现在的我看来,只有活着才是拥有!不管你选择如何死去,都是为了给别人看,就算是因为太爱了,生命都不在了,还有什么意义呢?不知道等我到了这个年纪,经历了几十年生活的拍打,又会是怎么想。分手,可能不是厌倦,而是拯救!
失乐园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从《失乐园》的角度看来,婚外情说到底就是人的自然性和人的社会性相对抗的过程。我们从幼时被灌输道德人伦观念,及至成人,自己训练自己,用理性训练自己的社会性。而那一部分被关闭的自然性,如果不得到合理的疏导,一旦得到机会释放,几乎会出现报复性的反弹。
太强烈的个性,无论是自然性还是社会性,打破平衡后,会很容易面临毁灭的境地。而如果一直平衡下去呢,大概就是38度的温水,食之无味,饮之无情,像久木和妻子二十五年的感情。
爱情这个世界有那么多的悖论,小心翼翼不见得就会获得满分。怎么样都好了,只要作为成年人能承担所有决定带来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