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刘慈欣谈科幻读后感 读书赏析(3)篇

2019-06-15 07:03:52 读后感
刘慈欣谈科幻
作者:刘慈欣
《刘慈欣谈科幻》有作者在创作科幻小说时的心路历程,有作者对一些经典科幻作品的精彩书评、影评,还有一些对话与访谈,折射出作者作为一个科幻迷对科幻、对未来的看法,也展现出科幻作家独特的浪漫主义情怀。
刘慈欣谈科幻读后感 读书赏析 第(1)篇

近几年对科幻感兴趣了,也完全重塑了我之前对他的偏见。宇宙的奥义是什么,人类存在以及未来的方向是什么?原来的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过于狭隘,而每看一部科幻,以光年为轴,以宇宙为经纬,才觉得世界之大,神秘无常却充满美丽和温度。

想起原来看到马库斯乔恩在自己的《魔法炉》一书中描述了元素合成这种太空炼金术的奇妙:“为了我们能够活着,数十亿、数百亿乃至数千亿的恒星死去了。我们血液中的铁,我们骨骼中的钙,我们每一次呼吸的氧,所有这些都是在地球诞生之前很久的星星的熔炉中炼制出来的。”

浪漫的人会说自己是“来自星星的你”,发牢骚的人则会说自己只是燃烧后那LittleAshes。

未来如何,还看今朝。

刘慈欣谈科幻读后感 读书赏析 第(2)篇

相当精彩的文论,我想正是因为这么热爱科幻,对科幻有这么深刻的思考,刘慈欣才能写出如此伟大的《三体》。

能够感受到刘慈欣对科幻那满满的爱,这种充满爱的表达,可以点燃读者对于科幻的兴趣。

如果对科幻小说有兴趣,一定不能错过这本书,刘慈欣在这本书中回顾了科幻小说发展史。

刘慈欣的思想非常深刻,比如他提到共产主义认为劳动是人们的第一需要,马克思对于理想社会的理解和定义远不是土豆烧牛肉那么简单。

刘慈欣谈到当前主流文学日益形式化,讲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讲,但科幻文学则没有故事讲完了的问题。

刘慈欣讲文明有可能“反向扩张”,越变越小将有可能成为进化的重要方向,太开脑洞了。

在谈到永生时,刘慈欣说:“不要嫌养生麻烦,不要拒绝健康的生活方式,这并不仅仅是以你放弃许多快乐为代价多活那么微不足道的几年,现在,人类的航船正航行在生命之河的下游,已经接近出海口,就要进入广阔无垠的生命之海了,多活一年就多一点机遇,差一步差万步,不要死在距永生阶梯只有一步之遥的地方哦。”大家都要坚定不移的养生健身!!

刘慈欣谈科幻读后感 读书赏析 第(3)篇

现在,人类可以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环绕地球,但我们能看到的最远的星系,光线也要走一百五十亿年;从时间上看,如果把宇宙诞生至今算做一年的话,人类的出现只是最后一秒钟。但在我同文学有限的接触中,一直有一个声音在耳边絮絮叨叨,告诉我只有这灰尘般的地球和人类出现后这弹指一挥的时间值得去表现去感受,其余那广漠的时空都不值得一瞥,因为那里没有人,没有人性,文学是人学。在文学中,由于人性超越一切的吸引力,太阳和其他星辰都是围绕地球转的。如果宇宙是撒哈拉沙漠,只有地球这一粒沙因其上附着的叫人的细菌而成一粒金沙,其余的整个沙漠都可以忽略其存在。太阳的存在只是为了照亮纯朴的田园,月亮的存在只是为了给海边的情侣投下影子,银河系的存在几乎没有必要,好在有个东方的神话用到了它,虽然那对情侣即使以光速跑过鹊桥,也要花十万年时间才能拥抱。

                                                              ——作者语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