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生死疲劳 读后感(3)篇

2019-07-25 00:37:49 读后感
生死疲劳
作者:莫言
小说描写了一个被冤杀的地主经历了六道轮回,变成驴、牛、猪、狗、猴,最后终于又转生为一个带着先天性不可治愈疾病的大头婴儿;这个大头婴儿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身为畜牲时的种种奇特感受,以及地主西门闹一家和农民蓝解放一家半个多世纪生死疲劳的悲欢故事……
生死疲劳 读后感 第(1)篇

生死疲劳n莫言是一位很熟悉的作者,诺贝尔奖获得者也让他的名字如雷贯耳,他的文章零星的看过一些,但小说,这是看得第一本,丰乳肥臀与蛙,盛名在外,一直放在书架,但还未曾翻看。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从1950年-2000年,50年的时间跨度,依托历史而作,带着浓厚的中国特色,不隐晦其中的不堪真实,只是那么自然而然的摆在我们面前一段亦虚亦真的历史。或许只有真正走过那50年的人,方才懂得这本书更为细腻的情感。看完这本书,带给我很大的疑惑,这本书翻译成外文,他们到底能够理解懂得多少。翻译的确会损失许多精华之处,文化差异,民族思想特点都是横亘在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沟壑,就像我们看外文书也会有种种的不明所以,或是只看到了表象,隐含之意只是浅浅啄饮罢了。我想说,我了解了许多点、理解了许多面,但感觉太少了。这本书能够被他们看透并得到肯定,真的很不易。本书的写作方式很新颖。其一,书中之书,书中之人,莫言的身影以及他的书籍不间断的穿插其中,由最初的莫名其妙,到后来,真正将其看做书中一个角色。作者融洽的将书与书、书与人混在一起,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个作者的那些历程以及他创作的书的背景。其二,本书以旧时代的善地主西门闹之死为起点,以他的轮回为线,以动物作为每一次轮回的媒介,讲述了50年的时间、三代人的故事。西门闹本着一份不服的执念,带着记忆转世投胎,但在一次次的轮回之道中,他的愤恨也渐渐消除,执念也变得不那么重要,是他看清了更多的事情,还是过去了那么多年,一切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我喜欢阎王最后那句,冤死的人又岂止你西门闹一个,书中每个人都代替着一批人。我们真的那么重要吗,将生活的格局放大,我们的喜怒哀乐与生死是多么的无足轻重。时间能让人放下一切,如果放不下,那是因为时间还不够长,遇到以为过不去的坎时,不妨想想几世轮回之后,那些还重要。我觉得文中安排的轮回线恰到好处,作者选泽的是一种恰逢那个阶段的特别的动物。笔下的每一种动物的选择,我理解的,一是看社会方面,更好的与人连接,而且动物的许多特点也能折射出他当下的主人,都着重渲染着那个时代里重要的角色,而每一个动物的下场,冥冥之中又昭示着一些人的命运,动物与人物的配对,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更透彻的表现出世界的模样。驴,文化大革命的开端,人们的关系丢了常理,开始变得混乱,无论是杀狼的被抢功,还是易主而提升的待遇。西门驴最终遭遇社会残食,莫名其妙丢了性命的人不也比比皆是;n牛,为坚持被夺去的生命,同它的主人蓝脸守护土地一样,坚守着自己,不动摇不放弃自己的坚持。西门牛无辜死于虐杀,让人无比沉重,是那些等着邀功之人对单干一族的泄愤,而人们痛而冷漠的态度,又何尝不是那个时代人们谨慎屈从的一种态度;n猪,大养其猪,猪即是政治,就像文中所说,早年没有过,晚年不会有,这就是我们猪无比辉煌的时代,猪比人金贵。西门猪为自己、为村子、为村主赢得了名声,的确那是他们的时代,一种近乎浮夸的时代,我们看着荒诞无比,而当时却是那么的真实有据,也反映了上层政治思想与底层实践路线相差之大;n狗,带人入城,联系城与乡之间,乡村不再闭塞,与城市之间紧密的结合,共同发展,而其中又隐晦了多少灰色空间。西门狗倒是得到了善终,但也看尽了发展中的丑陋嘴脸,它和蓝脸为自己选择墓地那一刻,也代表着一个苟延残喘时代的终结;n猴,带人入世,流落于社会之外的一对青年,世间这样被上一代人的历史所影响的人,又何止他们一对。而西门候最终的结局是愤怒的躺枪,又何不像凤凰他们那般为他人承担着外界的愤恨。本书的感情给我的印象最深,人情,动物情,社会情。政治背景只是一层屏幕,人、动物的出场才让本书足够鲜活。这本书的主角分两种,一种是动物主角,西门闹的几次转世,一种是人物主角,蓝脸。而他们二人也是这段历史交替的讲述者。谈起感情就难免离不开宽容。文中蓝脸那段话很有彩,他才是最爱毛主席的,是毛主席允许他单干,给了他权利,这权利多么难得,有要求也应有宽容。蓝脸是被改革时代落下的人,他执着于单干,与他对应的洪泰岳是另一次改革落下的人,他执着于公社。时代的每一个前行都会有许多人被落下,与时俱进总是只有一部分人。这本书的政治背景是文化大革命,文革之伤太重,一百本书一百种伤。这是曾经的一代人的忌讳,而如今的我们看来却淡了许多情绪,毕竟不是此刻此人之过,而是他人之错,也不是此时我们之伤,而是他们之痛。大的历史问题面前,人本就丑陋,玛雅文化泯灭,奥斯维辛,一次次的屠杀,遍布世界,皆不是挑战着人性。没有历史是洁白的,再辉煌的成就背后也总有人在流泪,只不过他们渺小的被成就盖过了。对于文革,我不想多谈, 电视剧也好,书也好,太多了。折射出来的真真假假,每个人心中都有个大概,无需了解太清太透,也做不到。如果有一点,在多方面有所印证,那它的真实性就高,就像毛主席死时,人们的反应,未曾谋面,只为了他带给人们的新希望与新世界,人们为之悲痛伤怀,电视剧叶落长安里也有那么一段曾令我无限动容,不知有没有人同看。所以在那一辈人心中毛主席的份量和我们是不同的,那是一种精神寄托的存在,我们毕竟有些脱离那个时代了。世界是宽容的,即便那么大一件错,毛主席依旧令人爱戴,可见他的功劳之大。错或许不在上层在基层,许多执行会歪曲本意,甚至扩大某一方面,若下达的意思是100,基层真正领悟的或许都不及格,还是一方霸王的模式,取决于那一个地区的领导者如何。一个观点,不同人看到的不一样,想到的不一样,作出的也不一样,认知差异永远存在,就是这样世界方才变得更加精彩。

生死疲劳 读后感 第(2)篇

莫言的语言总是我嚼不烂又迫不及待大口吞咽的高粱穗子,大片大片蓬勃的,向天空张口嘲笑,向皲裂的地面热烈扑去,他的作品就完全如他的描述,是高密的土,高密的血,高密的娃,可见文学艺术只要走到极致,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是对人性和思想的重重锤击n西门这一世世的轮回,一个村庄的挣扎蓬勃,一块土地的史诗,莫名我想起杜甫,想起平凡的世界n讲不出来评述,但西门驴,西门牛,西门猪,西门狗,西门猴,冷冷的旁观着那个时代,人性时而冲破动物的本性,显得非凡绝伦但也都带来了辉煌的死亡,而它们专心享受着人性与本能的均衡,暂时忘却西门大老爷的爱恨情仇时,高粱谷子的荒原,曲折的山路,河流里的室外桃园三角洲,飞起来奔赴的月光,让我觉得好美好伟大,实现了人类中某一群人,也许是隐士,永恒追求的伟大n蓝脸,黄瞳,白氏,迎春,秋香,洪岳泰,金龙宝凤,团结互助,解放。。。还有莫言自己,一个时代一个时代,怎样恣意,怎样挣扎,怎样承受,也许最后就是那么两个字“活着”,在生命的脆弱和生活的苟且面前一切都得到了和解,或者冷却。蓝千岁最后是冷冷的嘲讽看透一切的,还是释然的。我已经不得而知。六道轮回,生死疲劳。

生死疲劳 读后感 第(3)篇

佛说,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莫言在此书中,运用佛教六道轮回的观念,以掺和着如梦如实的叙述风格,从西门驴的折腾,西门牛的犟劲,西门猪的撒欢,西门狗的精神来讲述着新中国成立以来半个世纪的蜕变和悲欢。最终以世纪婴儿蓝千岁的到来为五十年的过往画上了句号,五十年的种种终究成为过去。

我用了大概一周晚上的时间将此书读完,读完之后,脑中似乎有根线连接着整个故事,但却抓不住,索性就动手画了一副人物关系图,每写一个人名,脑海自然而然浮现出他的故事,每画一条关系线,就将他们的故事交织在一起,最后将整个故事梳理又过了一遍,五十年,三代人,起起伏伏,悲欢离合,借此也看到了新中国的蜕变和兴起~莫言在此书中刻画的每个人都有自己鲜明的人物特点,他们都是时代的缩影,读此书时,似乎自己也感知到了五十年间的种种,好书。[玫瑰]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