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底层的生活读后感(3)篇

我在底层的生活(完)n(我想起了大学毕业之前自己去打工的日子。跟作者的体验一样荒诞又滑稽,带着反正我会脱离这种生活的有色眼镜。不同的是她干得不错,而我压根儿就不知道怎么迎合别人,明白我这种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这辈子也干不了看人眼色的活儿。)n我结结巴巴讲的故事,只是一个在种族、教育、健康、动力方面享有优势的人,在经济欣欣向荣之际,对如何在经济底层生存下去的一种尝试。1.【炉边餐厅服务员】n我的工作时间为下午2点至晚上10点,工资是每小时2.43美元加小费。服务员的工作就是拌色拉,做甜点,加调料,搅拌奶油。我们有权决定顾客能得到的奶油片和烤土豆上酸奶的数量。所以,如果你想知道美国人为什么如此肥胖,想想女招待们都想通过多给些脂肪来表达人情味并借此挣小费,你就会明白的。房子基本上是他们生活艰难的主要原因。自廉价商店。有一点是我按照中产阶级的观点无法理解的,我的这些同事并不是非常节俭。贫穷并不意味着必须有特殊的节俭方式,相反,贫穷可能会带来更大的花销。如果你无力承受两个月的房租,那你只好改为每周一租。如果你只拥有一间住房,一个盘子,那你就无法一下子焖一大锅扁豆冻在冰箱中备用,虽然这样可能更省钱。如果你没钱买健康保险(“炉边”餐馆吝啬的医疗计划三个月后才生效),那你就不享有日常的医护和处方药,你只能自己买药。玛丽娜的男友之所以丢了建筑工人的差使,也是因为他脚受伤后在工作中耽误了太多时间,而他根本无力承担购买抗生素的费用。小费加上工资也只相当于每小时5.5美元的收人。抽屉里的钱虽然在一点一点增加,但按目前增加的状况,月底大概还需要100美元才能付清房租。没有什么花费可以减掉。2.【杰瑞饭店的服务员】n但我注意到没有人谈和花钱很多有关的事,如电影和购物。我充其量也只有每小时7.5美元的收入。我的同事们中没有赚钱的男友或老公的,都还做一份兼职,尼塔一天要在计算机前工作8个小时。我用房东退的500美元押金,再加上我为下月房租存的400美元和用来应急之用的200美元,支付了海外拖车旅馆46号房的月租费和押金1100美元。我为什么没有介入这件事呢?当然不是因为我有着和记者同样客观、冷漠的态度。相反,某种令人讨厌的奴婢性传染了我,这种感觉就像是杰瑞饭店厨房中的气味,挥之不去,以至于我晚上脱衣睡觉时依然能从身上闻到。在我的真实生活中,我还算是个勇敢的人。但是很多勇敢的人在军营中掩藏起了勇气的锋芒,也许同样的情况也会发生在美国低工资收入的环境中。再在杰瑞饭店待一两个月,我也许就会变成一个不同的人。乔治也会变成这种人。3.【缅因州的清洁工】n受过教育的中产阶级永远不会让自己偏离轨道,或者对未来准备不足,他们也经不起别人的任何评头论足。中产阶级总是有自己的计划,或至少有一个准备着手的事务的清单。中产阶级希望一切事务都在事前安排好,从某种意义上讲,生活可以提前进行。我认识到,这里同基韦斯特一样,仅做一份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劳力供求之间新的规则是,工资太低导致人们尽可能多地兼职。我们自知并非白领职员,不可以悠闲地坐着,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吃喝拉撒。一个拖把和一桶热肥皂水不仅会擦净地板,而且还会令干活的人更有尊严。但是正是这种一开始就采取的屈服姿式使顾客欣然接受了佣人服务这种方式。清洁工的运动是一种不对称的、残酷的重复运动,不仅不会强身,反而会破坏人体的肌肉和骨骼。即使在我伪装身份的日子里,我也没把自己想成深受压迫的工人阶级中的一员。我之所以能够不知疲倦地工作,是因为我拥有几十年较好的医疗照顾,享受着高蛋白的饮食,一年中要在体育馆花四五百美金健身。如果说我现在还算是工人阶级中称职的一员的话,那也是因为我干的时间还不够长,还没有把身体累垮的缘故。也许是低收入工作本身使我们觉得自己只是一个贱民。我晚餐时从电视中发现,电视里人们的薪水几乎都在每小时15美元以上,当然我指的并不是社会最底层的人们。录像和电视剧的内容一般都是描写时装设计师、学校老师或律师,所以这很容易让快餐店的员工和护士助理们认为自己是出席宴会的唯一的畸形人。在文化里,在政治讲话中,在知识分子的努力中,在每天的娱乐中,穷人已经彻底消失了。甚至连宗教都很少提及穷人的困境。我想帐篷复活活动可能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放高利贷者最终把耶稣搞出了帐篷。3.【明尼苏达州销售员】n大约早上4点钟左右,我突然领悟到这个世界上不止我一个是夜游神。穷苦的女人——尤其是单身女性或是那些因某些原因暂时与穷人住在一起的女人——确实比那些家有两道门,有报警系统并且有丈夫陪伴的女人面临更多可怕的事情。我肯定是知道这些或至少听说过,但是现在我正在切身地体验这一切。后记n《纽约时报》上写的那样,很多雇主宁愿提供各种各样的东西——免费就餐,交通津贴,物品打折,但就是不提高工资。这样做的原因,用一位雇主的话来说就是这些东西在市场发生变化不再需要时,比起增长的工资来更容易砍掉。基于同样的精神,汽车制造商宁愿为客户提供现金折扣却不愿降价;折扣的优点在于它看起来像一份礼物,而且可以没有任何解释就取消它。在两极高度分化的不平等社会中,穷人在比他们经济上优越的人眼中是视而不见的,不屑一顾的。穷人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富有的人,在电视上或在杂志的封面上。但富人很少见到穷人,即使在一些公共场所见到他们,也很少知道他们就是穷人。我不断地听到令人乏味的论点,说“努力工作”是成功的秘密:努力工作就会成功或努力工作使得我们随心所欲。但没有人说过只要你努力工作(辛苦超出你的想象),你就不会深陷于贫困和债务之中。
我在底层的生活读后感 第(2)篇当服务员这件事情根本无法作假,你要不把食物送到餐桌,要不就是没有。别人认识到的我就是个服务生……这不是因为我假装成那样的人,而是因为我就是那样的人。
这是芭芭拉·艾伦瑞克教给我的第一课。为了了解低收入者如何生存,她先后从事服务员、清洁员、售货员工作,最终得到如下结论——底层人民没办法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体面生活。
因为自己从事的是一个不需要任何学历门槛的服务员工作,所以对芭芭拉所描写的内容深有体会。从工作性质而言,低收入者们的工作浪费时间、损害身体、没有积极正向的回馈,所以人很容易在这样的环境里变得苛刻。即使芭芭拉作为一个拥有博士学历的专栏作家,她所受的教育依然无法阻止这种精神上的变化。书的25页提到一件事,有次芭芭拉早上04:00从噩梦中惊醒,心里想的是点餐内容被她搞砸的一桌客人,其中有个小孩,大人的甜点都上了那小孩才吃到儿童餐。从这件小事还能看出芭芭拉对弱者的关怀和敬业。可到189页就出现了这样的字眼——
有一次我站在那里,无助地看着某个还不太会走路的小孩,他把伸手抓得到的东西全部从衣架上扯下来,我顿时心想:堕胎用在还没出生的孩子身上真是浪费。
这还只是体验了5个月,那年复一年如此工作的底层人民,又会进化出怎样阴暗的想法?人真的是一种很贱的物种,我们的前辈经过各种流血牺牲才换来8小时工作制,可前段时间整个社会竟然还在讨论996是否合理,我不否定奋斗的价值,但请支持996的老板们、优秀员工们思考一个问题:在支持你加班奋斗的同时,是否有人也在鼓励你消费?消费水平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不会随着收入的减少而降低,各种鼓励超前消费的观念,是否放纵你欲望的同时又把你固定在一份不敢随便辞职的工作上?
但这样的情况对底层工作者甚至是没有的。一旦你做了一份底层低薪的工作,你会发现自己根本没办法逃离。原因有四——
第一,收入问题。底层工作者的试错成本是很低的,辞职意味着接下来一段时间没有工作,不能辞职;然而薪水太低存不下钱,甚至还要支付劳动带来的身体损伤医药费。芭芭拉体验服务员时是比其他底层有三大优势的——不拖家带口、有自己的车、因为长期健身高营养生活是一个合格的劳动力,甚至还有1400美元的启动资金。这四点,底层工作者只要拥有其中一点都能改善自身环境,可四点都有的芭芭拉尚不能靠自身奋斗自给自足,其他底层工作者又怎么能呢?
第二,外力,或者说来自管理阶层的阻力。不要觉得底层管理者会考虑员工的发展,在他眼里,你不过是个廉价劳动力而已,你努力工作只会换来更多工作,也不会支持你通过教育去改变自身命运。他会支持你在他设定的轨道上发展——那就是更努力工作、变得除了这份工作什么都不会。我身边也有不想做这份工作辞职转行的,但最后都回来了。因为隔行如隔山,要想真正摸透一个行业需要3--5年,而在条件一的情况下这几乎是天方夜谭。
第三,加在众多低薪劳工身上的种种羞辱(药物检测、不断被监视、被经理申斥)是保持工资低迷的手段之一。如果你被弄到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就有可能会认为自己就该领到那么点薪资。除此之外,底层不健康的环境也会影响一个人。以前我在学校看书画画会喝点小酒,权当怡情。但工作以后喝酒变成了一种交际手段或者说放松手段(因为喝酒会产生类似啪啪啪的快感,从而增进人的信任度,所以很多管理层本身就是酒鬼)。可这段时间,你本可以拿来学其他东西提高工作效率。底层工作一方面很辛苦一方面又要喝酒放松,完全是一个恶性循环。
打了很多字,早上本来计划写《米格尔街》的书评,想起自己的工作又把《我在底层的生活》重新梳理了一遍。芭芭拉说:我们真正应该有的是羞愧,因为某个人做了一份养不活自己的工作只是为了让你享受更便捷的生活。但她仍不觉得这一切有改变的可能性。我则更想发出鲁迅的声音——娜拉出走之后呢?
13:00啦,该去上班啦。
我在底层的生活读后感 第(3)篇该书作者芭芭拉·艾伦瑞克,之前没有听过她的名字,但很敬佩她冒险般的科学精神。她隐藏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潜入美国的底层的社会,去体验底层民众如何苦苦挣扎求生。她有着1200元美金,一辆车子,伪单身的先发优势,最终这个实验仍是失败了。失业必然导致贫穷,但工作真不一定能改善生活。底层民众贫穷的原因并非懒惰、消极,相反书里大部分人积极上进,有的甚至身兼两份全职工作,但依然无法逃脱陷入贫穷的困境。作者认为最大的问题在于,底层民众取得的收入,与生活必须支出无法取得平衡,甚至经常是入不敷出,支出中最大的一项住房的租金压力。一个底层劳工按时薪7美金计算,一周40个小时,劳动收入是280美金。但每周的旅馆住房租金就至少需要200-250美元,付清住房租金,剩下的用于购置其他的生活必须品。虽然有更便宜的按月付费的公寓如500美金,但底层民众仍无法凑齐押一付一的资金要求,无法进入良性的一面。同时,他们还面临着个人健康、孩子抚养等其他问题,经不起一丝的风险,久而久之,问题越积越多,越陷越深。书里面还提到了一个违背供需法则的悖论,即劳工的工资水平并没有因为劳动力的短缺而上涨,其原因在于并非劳力短缺,而是缺少愿意在现有工资下工作的人。企业主也会利用各种规定和措施阻碍工资上涨,底层劳工们也无法乞求提高工资水平来脱困。这是现实看不到的另外一面。房价过高问题不仅在美国,在中国也是普遍情况,很多工薪阶层都在因为住房问题而苦苦挣扎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