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恋·橘生淮南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暗恋·橘生淮南:橘生淮南也为枳
暗恋这曲悲歌,没有音符,旋律却从未停止。
阴差阳错之下,竟看了这位与多年前郭敬明齐名的青春小说家的作品。伊始,只感慨对主角心理的细腻描写,好似主角是作者自身的化身,主角的一言一行既是作者的一言一行。尔后,渐渐接受了一个事实,本书最大的特点恰恰是在对主角的心理描写上。
心理藏着暗恋的人是怎样的呢?他们小心翼翼地活着,小心翼翼地捕捉着对方的一切信息,小心翼翼地将他们的心意藏起来,面对别人叩问时假装很坦然,假装不在乎,可是在课间、在路上偶遇时,那眼睛里的欣喜却无法隐藏。
看洛枳将盛淮南藏在笔记的行为,忆起曾经在文字里藏进去的人物。洛枳用最纯的笔墨写出现实里的故事,我用最笨拙的笔墨写最渴望的结果。暗恋,就是在脑海里将希望发生的事一遍一遍进行演绎,直至暗恋灭亡。于是盛淮南在洛枳的笔记本里藏了三年,在洛枳的心里藏了一年又一年。
命运是一场奇妙的歌舞,在上一首曲目里或许你是局外人,但在下一首曲目里你可能会意外成为主角,带动舞步的节奏。小心翼翼藏起来的心事,会在一首首曲目里翻腾,被揭露。最好的故事结局就是,暗恋成为两情相悦,最坏的结局是暗恋到死亡。
没有什么比到死亡的暗恋更心酸的事了。当暗恋遇上一成不变,就彻彻底底变成一场悲剧,如丁水婧对洛阳的感情,最后只得有人幸福圆满地生活,有人一辈子舔着伤痛;当暗恋遇上改变,就会变成一段青春往事,随风飘散而去,张明瑞对洛枳的感情很纯,但终究也变成了对小学妹的感情。读者希望看到一成不变的追求,但处于故事中的人儿的心酸,又能有几个人懂?
在暗恋中保持冷静和理智,是不易做到和坚持的。逃离情感控制的情感,恐怕亦不能称之为情感。暗恋是甜美却苦涩的,暗恋是快乐又痛苦的,暗恋是试图用理智来控制感情却又常常失败的。
一句“我听说你喜欢我”和一句“他们说我喜欢你”,颤抖的睫毛,跳动的心脏,就是暗恋被暴露后的无助和绝望。害怕曾努力维持的关系因此而断送,害怕失去费尽心思建立的见面理由,害怕再也无法拥有站在其身旁的身份。“她的爱和恨,其实最后都反射给了自己,所以才会伤得那么深。”身处暗恋之中的人,爱和恨都是自己虚构出来的感情,释放的结果只能被对方的不知情反射,反射带来的是无情、是冷漠,伤的就是发射体自身。
不是每个人都有洛枳的冷静和阔达,不是每个人都有盛淮南的坚韧和纯情,不是每个人身边都有三三两两交心的朋友,不是每个人的暗恋都能有好的结果。
不是每场暗恋都有好的结果。“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当暗恋着陆之地不适合培养这段感情,再深再浓的感情,也会逐渐枯萎,落得两败俱伤。倒不如让这场暗恋深埋于心,任其枯萎凋谢,直至再长出合适的花来。
规矩是最没用的,它刻画出了一个范围,使得人懒惰,也使得人聪慧。暗恋是规矩的,一旦冲破这层规矩,暗恋就变得透明起来,少了那层缥缈的美丽。
故事里的结局是美好的,那么你的现实呢?
BY 未央。
暗恋·橘生淮南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暗恋的确是件苦涩卑微的事,是一种见到你就会笑,看到有关你的消息就会莫名激动,偶然遇见就会小鹿乱跳的心动。
青春时期的我们或多或少心里都藏着一个这样的人,他,与其说是喜欢,我更认可是崇拜,是吸引。是一种压根就没有想过要在一起的对象,只是想看到他,想知道他的一切,就像是一种寄托。而盛淮南和洛枳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局在我看来更多的是因为他们很多程度上很像,都是隐藏柔软内心的刺猬。当然,也都是学霸,既能沉溺于爱情,也能共同徜徉于书海,既能喝酒,也能唱歌,话语中还不失风趣,更多的是他们惺惺相惜,愿意理解愿意等待。
恋爱中的人儿都是孩子,我很羡慕洛枳最终还是抱得帅哥归啊,十多年的等待最终化梦想为现实了。书中文字很细腻,不知是因为自己也正处于这样的青春时期,诸多感慨,诸多感同身受,只是我不想暗恋,我想遇到一个我喜欢的同时也喜欢我的,如果这个人会来,我愿意等待。
暗恋·橘生淮南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个人认为哈。不是很好的言情小说。通篇看完,没觉得女一号有多喜欢男一号,也没现到暗恋那段时期的焦虑,郁闷或者抑郁,情绪好像就一直的那么的平静。也是很令人惊讶。到时候男二对女一号还是可以表现出满满的爱意吧。但表达爱的方式比较幼稚带点扭曲。但可以感受到他到底还是个不错的暖男。最后,不忍吐槽一下女一号的回忆,总感觉大部分回忆中,描写景物的部分、或者环境描写部分,还有那种没啥内涵文字字句很优美的东西特多,好像她的回忆里面没有多大的实在的事。回忆来来去去就那几件,而且写得不够丰盈饱满。就给人感觉这些回忆对女一号来说其实不是很重要,可能就仅是剧情需要。到将近尾声的那部分,我已经有点疲倦要放弃继续看了。这种感觉就像看电视剧,前面很精彩,后面结局居然烂尾了。好吧,我还是不适合看言情小说,我还是好好看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吧。[捂脸]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