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新星纪元(唯一未删减完整版) 读后感(3)篇

看的过程中一查是大刘1991年的作品,算了下当年他是28岁,思维和知识的深度、广度以及脑洞大开的尺度真是太佩服了。如果说这是三体之后的作品也许还要吐槽一些情节和设定上的意见,但1991年28岁时么……虽然故事后续的情节基本能在某些程度对之前情节进行一定的解释,但感觉比较生硬而且没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或者说我思想深度达不到无法理解而形成了误解,所以总觉得情节和设定上是有瑕疵的。
总体上讲,在个人看来,大刘对历史、当下、未来的见解是独特的,对宏大故事背景的幻想架构能力很强大,对社会心理学的思考和推理很深刻,在文字驾驭、节奏把握、细节掌控等方面很稳健,其众小说中有不同程度表露,所以窥斑知豹,三体的成就是一种必然,是思想和技能的集大成者,但是要再超越,难度很大。
这本书内容上能若隐若现的透出许多对历史和现实的隐喻,对未来的忧思,这么说也并不完全准确,确切的说是他在故事推进中,以冷静不带丝毫温度的手法,撕掉所有可能的幻想,发人深思,给人丰富想象的余地,却不给理性选择的余地,这也是大刘作品一以贯之的一个特点,这也是用节奏对读者思想和情感的掌控,当然三体中最为纯熟。
结尾是开放式的,而且结的很有些特色,但仍感觉虎头狼腰蛇尾,想表达的没表达出来?或者表达的我没理解?
好多感觉虽然留下来了,但具体细节却记不下来,一些当时的思考没写下来也忘了个七七八八,否则一些实例支撑起来才好,但现在除过一些隐隐约约的感觉,其他的已经化成一堆浆糊了,啥也提不出来了,那就这样吧[捂脸]
超新星纪元(唯一未删减完整版) 读后感 第(2)篇作为一部接近30年前的作品,小说的创意,设定和前半部分比较纪实的描写都已经可以达到神作的水平了。但是从战争比赛开始,大刘就有一点把握不了小说的节奏和重心了。能看出来大刘想讲的东西很多,但是在最后并没有全部付诸实现。尤其是大移民的那段,可以看出作者力不从心的感觉。结尾实在是太唐突了。在还剩1/6的时候我就开始担心大刘打算怎么给这个故事收尾,结果果然只是草草交代了事。大移民后来的事情并没有讲清楚,让人感觉这个小说的后半部分只是完成得十分仓促的半成品。感觉如果能再写个十万字的话,这部小说的阅读体验会更好。而且其实从大人的角度来写儿童的世界还是有点矫枉过正。其中最要命的就在于小孩管同龄人叫“孩子”和“小朋友”这一点,实在是过分脱离现实。但即使如此我还决定给四颗星。因为前半部分不仅创意让人耳目一新,对于后来超新星纪元社会的发展的预测真的可以带来很多哲学思考的空间。虽然这是一部1991年的作品,但《三体》中对于人性,社会,道德的思考在这部小说中已经初现雏形。总体来说还是好评,虽然有一些不足但还是值得花时间阅读。
超新星纪元(唯一未删减完整版) 读后感 第(3)篇嗯,又一本开脑洞的书。第一,小孩的世界看似疯狂却是简单的“为了好玩”,对生命没有太多的认识和禁锢。不像成人貌似有理有节,实际充满了算计和尔虞我诈,之所以没有像还有一样疯狂是因为权衡利弊之后没有足够大的动力或者说没有足以承受后果的勇气,以及大人们“珍爱”生命的禁锢。第二,大人的世界看似为了生存而忙碌显得枯燥乏味,不好玩。但孩子的世界通过体验式的生活“只吃累,只玩累,啥都不做只是睡觉还是累,那还能做啥?还不如工作累计还能休息一下来的快乐!”,现实的真谛就是痛并快乐的,没有痛哪来的乐?一直只有幸福着的人靠什么来对比突出幸福?一直顺风顺水的人遇到挫折更脆弱。那么,我们对孩子适当的挫折教育真的是一剂良药。不能一味的把孩子保护起来不让孩子经历现实的洗礼。大人们能做的就是看护着适时的引导和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