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极简主义:风靡欧美的工作与生活理念 读后感(3)篇

2019-07-31 06:23:02 读后感
极简主义:风靡欧美的工作与生活理念
作者:弗格斯·奥康奈尔
为什么有人不用加班也能高效完成工作,有人却不得不熬到深夜?为什么有人总觉得事情永远都做不完,有人却仿佛事一身轻?面对高节奏和过于复杂的现代生活,为什么有些人忙得焦头烂额依然法适应,有些人的幸福感却不断增强,甚到乐在其中?《极简主义:风靡欧美的工作与生活趋势》告诉我们,如果换一种角度看世界,你会发现,事情其实没有那么复杂,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很简单。运用弗格斯·奥康奈尔提出的极简思维理念弄明白自己要做什么,然后站在局外进行思考,据此理清事情的优先顺序,并对结果和预期有所界定,我们就能以很简单、很有效的方式达成目标。
极简主义:风靡欧美的工作与生活理念 读后感 第(1)篇

       极简主义中,简是简单的简,是指复杂的问题通过七个理念分析打磨,实现简单而有效的解决。而不是像“断舍离”这样通过简化生活中的某种过剩,而达到所谓心灵的舒畅。

       本书的极简主义与断舍离或者另外一类的极简主义是存在本质区别的,这本书也很明确的标注了分类建议:经济管理/生活自助。关于生活自助这个分类,我的理解是通过极简的经济管理模式,来改善生活中冗杂的事情,而断舍离或者其他的极简主义,分类建议一般是成功励志,人生哲学类的书籍,也就是说,他们是通过“简”来修“灵”的。

      作者通过他提出的七个理念,分别细致的讲解了他心中的极简主义要如何实现。

       虽然作者说这是7条理念,但在我看来,只有第一条“事情其实很简单”是一种理念,剩下六条都是为了实现这一理念,必须经历的六个步骤。想要实现“简”,就必须通过复杂的步骤和反复实践的经验,所形成的模式化,来达到“简”的目的。这些步骤并不简单,甚至很繁琐,但是只要蹚出一条路,后面的“项目”就很简单了;相对应的,是很多人无计划的,貌似很简单的步骤,然后实施起来,总是状况百出,手忙脚乱。简单和复杂,就像阴阳,相生相克,相辅相承。

        像我这种金字塔底部的,不需要指点江山,对社会没有杰出贡献的普通人民,不需完整的步骤,但有很多细节,都是特別实用的建议。

1.你有权问清楚事情的所有细节。

      我们无法避免的会跟像医生、律师这种专业性很强的人打交道,出于对自尊心的维护,或者本着信任原则,我们常常原则不多问,貌似这样就能表达对别人的信赖,但由于信息(知识、步骤、细节)的不对称性,往往会导致事件进展时受到不必要的阻力。

2.问问自己:“假如我只做一件事情,应该是哪件呢?”

       大家都会遇到这种情况,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同一时间好多事情等待你去处理,你也想尽善尽美的做好所有的事情,但往往事与愿违,这个时候,问问自己,如果只能做一件事,你会怎么选择?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固然是最好的结果,但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时候,能够出色的完成一项你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也会给你带来不可比拟的成就感。

3.恰当的说“不”能够使你避开一些没必要去做的事情

       这句话让我想到了之前比较火的一本书《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有异曲同工之处,有时候,拒绝,才是维护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前提。

4.在某些方面,我们必须过滤报告的内容。

       这句话需要换个角度去理解,毕竟我也不是领导层,没有人给我做报告,但是难免自己也会犯罗里吧嗦的毛病,总想把事情讲的详细些,却忘了听众的需求。作者也有讲到,针对不同的人,同一件事有不同的报告形式,因为不同的角色在了解事情的时候所需要的信息不同,毕竟大家又不是搞刑侦的,需要事无巨细的了解所有细节去拼一个真相。

        按照惯例,凡是文章都应该有一个总结性、概括性的结尾,但反复思考,确实没想到一个比较好的结尾,就这样匆匆结束了吧,如果大家想到了结尾,希望能告诉我,谢谢!

极简主义:风靡欧美的工作与生活理念 读后感 第(2)篇

《极简主义》n“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的生活离不开周围聪明人的影响。”n“聪明的人虽然具备超乎常人的智商,专业知识,技能,经验,和天赋,但在某些情形下,他们通常缺乏一种必要的技能,这就是我在书本中所讲的运用“常识”的能力。”n“常识不代表稀松平常。”n“如果你有幸听过以色列科学家艾利•高德拉特的演讲,那么你一定知道他所说的“科学界最基本的信条”这句话。按照他的理论,“现实中没有复杂的系统”,或者说真相不可能复杂。”n“KISS: Keep It Simple,Stupid”n“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要驶向哪个港口,那么无论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对你来说都是无所谓的。”n“「我们没有时间来计划这件事情,赶紧去做吧。」这种观点是绝对错误的。”n“做一点计划永远比盲目尝试要好得多。”n“让利益相关者永远开心是成功的关键。”n“有时,我们只需付出一点努力就能确立合理的目标。”n“事件总是由一系列的小事件组成的,是有连续性的。不注意事情的连续性,你什么事都做不了。”n“正如比尔盖茨所说的那样:没有行动的愿望都是白日梦。”n“灭火是一个用来描述如何处理危机或意外状况的术语。 当一件意料之外的事发生时,你不得不去处理它,这就是灭火。”n“正如西方谚语所讲:恶魔总是藏在细节里。”n“明确自己的目标,按照既定计划推进才有可能最终达到目标。假如目标都错了,那么你能做的就只是希望保留尽量多的尊严逃出来。“n“问问自己:假如我只做一件事情,应该是哪件呢。”n“如果不去做,永远都做不完。”n“我们的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解决供给与需求问题。”n“所以要把时间投入到重要的事情中,对不重要的事情委婉的说不。”n“雄心勃勃的目标会促使你对自己的机遇做出更多的思考。但,供需不匹配会导致最终结果与预期目标背道而驰。”n“如果你不去主动应对项目中存在的风险,风险就会偷袭你。”n“「生活中总是充满惊喜」。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要么发现自己一直在说这句话,要么就是被事实一次次地提醒这句话是多么正确。”n“留有余地和出色完成。”n“「事情要么是要么不是」的延伸就是事情要么变得更好要么变得更糟。”n“如果问题是可以解决的,那么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如果问题是不可以解决的,那么担心也没有用。 无论如何,担心都是没有必要的。”n“如果人们足够积极并且受到了极好的激励,他们可以移走高山。”n“换位思考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这是一种培养同情心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当你与任何层次的人打交道遇到挫折时,能够尽量把自己放在他们的位置上考虑,会更容易理解其观点和做法。”n“世界上肯定还有比你更可怜的人。”n

极简主义:风靡欧美的工作与生活理念 读后感 第(3)篇

不确定翻译成“极简主义”是不是符合书本身想传达的精神,倒有些跟风的意思,要我说翻成“简则优”可能更确切。本书很是提出了一些强有力的观点,如事情本来就很简单”、 “利用常识工作”、“创造事情的连续性”、“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抛出的问题及给出的建议也不可谓不有效。只是我认为对于习惯于高效工作的人来说,这本书更像是高度概括后的纲领,拿来温习提醒一下是好的,有多少新鲜的工具或方法倒未必(可能印证了“运用常识工作”吧,都说是常识了自然也就没什么一定想不到的);而对于那些工作效率有待改善的人来说,也许内容又太精炼了,又或者真放到现实工作中运用还是会磕磕碰碰的不知所措,可能需要用亲身遇上的例子与书中的内容反复印证练习才能渐入佳境。另外,翻译水平仍然是一大硬伤,我可以想象原版的内容结构性、逻辑性会更明确,而翻译之后反而增加了语义的混淆,读起来很水土不服啊……n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