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受戒读后感600字(3)篇

2019-07-30 06:21:29 读后感
受戒
作者:汪曾祺
全面展现了其小说的不同风貌。在这些小说中,汪曾祺先生塑造了个性鲜明的小人物,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民情,文风朴实自然。
受戒读后感600字 第(1)篇

很喜欢的一本书。

写点闲言碎语。


1、他是作家里最会吃的,也是厨师里最会写的。

汪老,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豁达,纯朴,可爱,才趣兼备,一生不求锦衣玉食,时常流连于集市小贩,字里行间充满了人间烟火的气息。

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会逃课,逃的还是朱自清的课,也会帮别人代笔写作业,结果因为写的太好一下就暴露,气笑了闻一多。

他还爱吃,没事时常逛地摊小贩,走一路吃一路,有时兴起,还跟老板聊天,或者悄悄遛到小厨房偷师学艺。他还会赖在路边摊吃白斩鸡,美其名曰——坐失良机(坐食凉鸡)。即使是失恋的时候,只要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也能立马忘记,吃喝兴起。

他身上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的时候,他都能保持着那一份有趣,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也心怀热诚。关于生命,正如他在《旅食与文化》题记里说的那样:“活着多好啊。我写这些文章的目的也就是让人们觉得:活着多好啊!”


2、拈花一笑

除了《受戒》之外,这本小说里最喜欢的就是第一篇《复仇》了。

看的时候想起了另一个典故,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他想象和尚去找蜂蜜。一大片山花。和尚站在一片花的前面,实在是好看极了,和尚摘花。大殿上的铜钵里有花,开得真好,冉冉的,像是从钵里升起一蓬雾。他喜欢这个和尚。

除了蜂蜜和尚之外,还有一个剑客,一个复仇的剑客。

自从他接过这柄剑,从无一天荒废过。不论在荒村野店,驿站邮亭,云碓茅棚里,废弃的砖瓦窑中,每日晨昏,他都要舞一回剑,每一次对他都是新的刺激、新的体验。他是在舞他自己——他的爱和恨。
剑呀,不是你属于我,我其实是属于你的。

很经典。

一篇那么短的小说,竟然可以雕琢的那么精致。蜂蜜和尚,复仇剑客,纯洁的背负,宁静的洒脱。一辈子只是为了寻找一个不知道是谁的人报仇,结果遇上了才发现,对方好像就是曾经报仇的自己。

什么是仇?什么是生?什么是我?放弃吧,和尚都流泪了,他知道这有多么不容易,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咱们还要从没有路的地方走过去,不过放心,走下去,那一面一定有光的。

他俯身,拾起锤錾。和尚稍微往旁边挪过一点,给他腾出地方。两滴眼泪闪在庙里白发的和尚的眼睛里。
有一天,两副錾子同时凿在虚空里。第一线由另一面射进来的光。

3、本来是一篇《受戒》书评,但里面好像有不少敏感词。导致一直发不出来。于是只能删掉了。

随缘自在。

周末愉快

受戒读后感600字 第(2)篇

你能想到的美是怎样的?

西北的四月春天才刚刚到,公园里的柳树在城墙边肆意摇摆,嫩芽一天一个样直到把嫩绿铺满;梨花开满树,杏花微雨,桃花正开;抬头就是被湛蓝洗净的天;锻炼的人们跳着舞、踢着毽、走着自己的路。

各种烟火气的浪漫与唯美,一幅田园水墨丹青山水画。

汪老的文章就是这样的画。

喜欢老鲁还有和老鲁一样的人们。因为战争一群人在外漂泊,谁也没把工作生活的云南当成自己的家乡,挑水、喝茶、买米、欠账,攒钱,都把日子实在的过着。家乡,这乡愁谁也没说过,可还是要问:老鲁啊,什么时候回去呢?

喜欢鸡炕的好的余老五,鸭圈的好的陆长庚。怎么炕鸡,怎么圈鸭,这手艺凭的是耐心,技艺。就高那么一点点,也就不得了了。平淡又生活的语言,烟火气借着闲淡的文字流淌出,汪老也是高人。

喜欢傻小子明子和爽朗的小英子;虽然过程曲折但结局终归圆满的巧云和十一子。爱的滋味纯净又单纯。

也喜欢高先生风骨,不讨好不谄媚,唯有技艺傍身。看似不合群,实得大自在。教书有想法,自得他人识!敬佩!

也喜欢看水的小吕和不怕鬼火的李小龙。成长是值得的!

没看懂的《复仇》读起来也是享受,浪漫的虚空,唯美的享受。

水上的梦是漂浮的。山里的梦挣扎着飞出去。

汪老的文章读来就是这样的感觉。自然、唯美又烟火气。就好比白粥、咸菜吃的闲适又高级。嗯,就是这感觉!

受戒读后感600字 第(3)篇

汪先生师承沈从文先生,作品天真隽永,朦胧高雅,自在风流。

书里描写的多是民国年间,江南乡下,趣人琐事。

作品与《边城》颇有几分相似,两部作品呈现出来的淳朴似乎一脉相承于《诗经》。汪先生与沈先生缅怀和歌颂的是历经两千年礼法考验而未改的自然人性。

而汪先生的作品又沾染了几分类似冯骥才先生《俗世奇才》的江湖气。

相似而不相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论是《受戒》还是《大淖纪事》,汪先生呈现的从来都是江苏高邮地域文化。他开寻根文学之源头,所寻的是地域文化精髓,是人性本初之善。

语言朴实自然,如行云流水,营造清宁的境界,给予读者的,也是自然意趣。

因汪曾祺先生,京派小说后继有人。

  • 我会记得你,然后爱别人读后感600字(3)篇
  • 指匠读后感600字(3)篇
  • 不三读后感600字(3)篇
  • 少有人看见的美读后感600字(3)篇
  • 不三读后感600字(3)篇
  • 事实读后感600字(3)篇
  •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读后感600字(3)篇
  • 我杀了他读后感600字(3)篇
  • 高跟鞋的秘密读后感600字(3)篇
  • HBO的内容战略读后感600字(3)篇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