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刘贺 读后感(3)篇

历史业余爱好者表示越到后面越看不懂。海昏侯墓的发掘被称为惊世大发现,到博物馆参观的时候被那些黄金惊呆了,还有一架复原的马车也让人印象至深。
作者不赞同由海昏侯墓发掘的文物而得出所谓的颠覆性观点。传世史料上的文字记载或许带有执笔者的主观意识,但是却足够清晰地反映客观的历史脉络。即使考古发掘的文物也并不能客观再现历史人物的人生,所谓的颠覆性观点不也是来自今人主观思维的发散,想要挑战传世史料的权威性更应该谨慎,仅凭某些文物得出的猜想不应该宣传得振振有词,误导不明就里的大众。在对海昏侯墓惊世大发现的讨论如火如荼之际,通过翔实的史料记载研究海昏侯刘贺,郑重且严谨地反驳了企图颠覆史料上记载的刘贺的人。历史研究与历史普及就应该严谨,尊重历史,对大众负责。
海昏侯刘贺 读后感 第(2)篇1.该书作者是一位熟悉历史文献典籍的研究学者,对自己提出的观点或论断,会引用史记等相关史料进行阐述,治学严谨的风格跃然纸上。
2.本书从刘贺的爷爷开始介绍,顺着时间和事件的顺序陆续展开,对于我这样对历史知之甚少的读者来说,可谓大开眼界,或许由于史料较少的原因,书中真正介绍刘贺本人的内容不太多,篇幅也不太长。
3.书中引用了较多的古籍文献,需要一定得文言文功底,总之我是半知半解的看完了相关原文,好似囫囵吞枣,并未完全消化。
4.你如果想在书中猎奇,探寻海昏侯刘贺的非凡人生,那么你一定会失望,这不是一本容易抓住读者眼球的快书。
5.安按作者分析,史料对刘贺的记载是准确的,不存在电视节目探秘节目所说的那些夺人眼球的刘贺是才子,文人等等情况,在作者看来,刘贺适合清狂憨傻的人且身体残疾,放在现在社会也不会是高富帅,顶多算个官二代+富二代。
海昏侯刘贺 读后感 第(3)篇其实前半部书兴趣不大,但是后半部书我看到了史家的严谨和操守。
总而言之,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和文字铭文、简牍文书,只能进一步丰富我们对西汉历史以及其他相关历史问题的认识,而不能甚至根本无须期望对《汉书》记载的有关刘贺的基本史实做出什么翻案文章。
研究中国古代自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其中绝大部分问题,最重要的基础,还是传世基本文献。传世典籍与考古新发现(包括新出土文字史料在内)的关系,总的来说,类同主干与枝叶,首先把握住主干,才能更好地梳理清楚枝叶。研究者不宜抱持对立的态度看待二者,更不宜颠倒主次关系,以为所有的问题都要依赖考古发现来重新证实,以为新发现的一定就是更好的,动辄就想用后者来颠覆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