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读后感(3)篇

我彷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上东区和上东区的妈妈们让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先说在上东区买房子,不是你想买就能买的。
- 首先找中介。曼哈顿负责买卖公寓的房产中介专为女性服务,那是女人的世界,上东区尤其如此。人要衣装,衣服会说话。卖方中介所穿的衣服,让外界知道她的客户有多尊贵。买方中介所穿的衣服,则要在气势上压倒卖方中介,她的形象,代表着客户的形象。要买房子的人,也会靠着身上穿的衣服,同时让买卖两方的中介,知道她认真看待这件事。其次提交申请。如果选中了合作公寓,得由管理委员会的成员决定谁可以住进去,谁不能住进去,面试过了再说。低声下气唯唯诺诺,被窥探各种隐私。再次看邻居脸色。卑躬屈膝好话说尽,就像狗打架时翻肚一样,告诉邻居愿意臣服,愿意交出一切,让自己处于绝对的弱势,这样才能精疲力竭的爬到一旁,得到一个全新的身份:公园大道xxx住户。这代表着地位。
房子搞定,接下来就是孩子。
- 上东区的妈妈们,采用环环相扣一种令人很焦虑的生活育儿方式,举例来说,还没进托儿所之前,孩子就应该先上迪勒奎尔音乐学校的课。到迪勒奎尔上课之前,就该先参加婴儿团体。
- 在上东区,抢托儿所是你死我活的战争,不管是普通的,或是顶级的,通通都一样。不把孩子送进托儿所不行,因为大部分的人坚信,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必须接受正规的学前准备,练习社交,赢在起跑线上。然而孩子要进托儿所之前,得先通过书面申请、双亲面试,以及先在学校“试玩”。玩的好可以通过,玩的不好就拜拜,天知道一个两岁的孩子能玩出个什么名堂。
- 在上东区,孩子的朋友和玩伴可以决定你的阶层,你的阶层会更上一层楼,也或者你会被拖累。你帮孩子找到什么样的玩伴,你就是什么社会阶层。如果你地位低下,你天真可爱的孩子也会地位低下。
再讲讲上东区的妈妈们。
- 自打孩子降生之后,妈妈们就不再拥有姓名,反而成为孩子的附属品,乔安娜妈妈,代夫森妈妈,仿佛生孩子之前,没有自己的人生,谁都不是,就好像是孩子给了妈妈生命一样。
- 上东区的妈妈们是一群神奇的存在。如果你出门没有一个铂金包,你会受到攻击,一个漂亮的包包可以像图腾一样保护你,让你不受其他女人伤害。在曼哈顿这个城市,你拿什么包就是在告诉别人你的身价。
- 上东区的妈妈们对于可以交往的朋友,要看你是谁得看她们是谁的谁,以及她们认识谁——有时她们的地位要看朋友是谁,公婆是谁,父母是谁,但主要是看先生是谁,这样才确定你值不值得交往。
- 上东区的妈妈们认定瘦是一切真理。没有最瘦只有更瘦。她们极度追求苗条,用57分钟的时间追求完美的身材,摒除一切杂念,与世隔绝,为了瘦,上刀山下火海。
- 上东区的妈妈们都热爱时尚,但这种夏衣冬穿、冬衣夏穿的事与时尚无关,重点是要比别人先穿。
- 上东区的女人光只是达到最低标准,让自己能够见人,衣服和鞋子不要太离谱,加上平日保养身体,就最少每年要花九万五千美元左右。
人生苦短,何必那么艰难,开心最重要。
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人总是喜欢把自己置于高压之下,负重前行,比如我男朋友。
行业不景气,工作压力大,既想多陪我又想多赚钱,担心他爸妈年龄大了每天回家爬6层楼费劲,有了病看不起,担心失业拖家带口怎么办,想换个稳定工作跳出建筑圈却又没时间看书,现在已经不允许他辞职在家安心看书,担心他工作忙以后有了孩子使不上力,他总想两全其美却又两头堵,永远出不去。
所以我一直想,下辈子投胎再也不要做人了,做一只最低等的草履虫就好,没有思想,没有压力。
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读后感 第(2)篇
知道有这本书是王潇推荐的,一开始我以自己的偏见认知,以为这是一本浮夸没有营养的书,单纯的因为是畅销书而翻看。但其实这是一本走心和打开眼界之作。上东区是美国纽约的富人区,十年前美剧《gossip girl》就发生的那里,而这本书全面讲述了上东区人们的生活状态。书中从打拼妈妈的视角,从给孩子抢幼儿园学位、带阶层的社交鄙视、对自己身材和外貌的严苛要求、男女不平等等侧面,表现富人区实实在在的压力和变态理念。最后因为自己的丧女之痛,感受到社交妈妈们的理解和关心,将上东区妈妈拉回她们也有善良母性的一面,说明女性在人类学上承担的重要意义。文中提到了比如阶层固化难突破、私人飞机、金宝贝、铂金包等细节,我还特意向《随口说美国》的自由君求证,他从中美生活见证者的角度给了我答案的验证。其实美国和中国的在阶层突破上的底层逻辑并没有什么不同,想要拥有更好的生活,必将突破原有的舒适区,去融入就意味着摒弃过去,重塑一个全新的自我。希望这本书也能给带其他妈妈们一些启发。
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读后感 第(3)篇No book in recent memory has been as splashily misrepresented as Wednesday Martin’s “Primates of Park Avenue.” It is supposed to have blown the lid off the darkest secrets of the wealthy, glamorous Upper East Side wife-and-mommy set. Ms. Martin unearthed these secrets — including that of the buzzed-about “wife bonus,” which her book barely mentions — by living among and masquerading as one of those rich RoboMoms while also doing “fieldwork” in anthropology and primatology, like an urban Jane Goodall with an interest in social-climbing and fashion.n大约是4年前去纽约出差的时候,在书店里看到了当时畅销无比的这本《Primates of Park Avenue: A Memoir》。这世界就像一个剧场,当前排观众站起来的时候,后排观众也不得不这样做。处在一个躲不开焦虑的时代,这种被裹挟着往前走的无力感,和想要追求“鸡血”和“佛系”之间的平衡,让全世界的每个妈妈都过得太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