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门柳(第二部):秋露危城 读后感(3)篇

白门柳·第二部
生动而且翔实地描绘出崇祯死后仅仅一年余时间里,大明王朝末年的党派纷争和混乱朝局的纷乱画面。刻画出以史可法为代表的能臣义士衷心戮力地为挽救颓废国势而做出的努力;刻画出以阮大铖为核心的乱臣奸佞不择手地为报复私仇而做出的勾当;更刻画出热血青年士子和慷慨能臣欲救国复兴无门、难遏历史洪流的万般无奈!更验证了不同的人的或丑恶或美好的真实面貌和内心世界。
终于,昏君乱臣仓皇逃窜,机巧之辈臣服于敌,热血士子飘蓬而散。
在虚伪的官宦场、飘蓬的乱世中、无奈的世道上,这些不同立场与不同选择的人,在新的世界里,又又各种不同命运?
白门柳(第二部):秋露危城 读后感 第(2)篇非常棒的一本历史小说。都说“明亡于党争”,读完此书,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读此书过程中,“反对教条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等等耳熟能详的句子不断从脑海中浮现。这些看似平常的道理,却并非人人都能明白,否则明朝也不会那么快土崩瓦解。也许这就是我党所谓的“思想先进性”吧。
对于以君子自居的东林党人,以现代眼光看就是一群思想僵化、自以为是的书呆子。书生意气是好事,但太多的傲慢自负,太多的想当然,太多的墨守成规彻底击垮了东林党。思想之腐朽落后,简直比马士英之流还要有害。
此书的景物描写是一大亮点,常常随笔点染,意境全出,是作者得力之处。故事构思常常出奇,文思巧妙,故事勾挂连环,烘托掩映之处甚多,偶尔居然能看到红楼梦的影子,不得不佩服作者笔力。
第二部以崇祯殉国到弘光逃跑为主线,叙写了东林党、复社是怎样的失势,奸逆是怎样的上位,南明是怎样的混乱,看上去像是一个王朝,实则就是一盘散沙,各路兵马不听从指挥,奸臣当道,腐败滋生,官兵烧杀抢掠,浑然一副乱世之像,唯独苦以黄宗羲、陈贞慧、冒襄等为代表的复社名士,他们关心大明王朝的兴衰,以各自的方式希望能够再造大明之中兴,然而他们又怎么挡得住历史的车轮,悲也悲也。他们的忠与诚在与那些只为加官进爵而趋炎附势的小人面前,那些因个人利益而不惜出卖国家利益的奸臣面前又是那样的令人钦佩。忠诚是一个人的品质,无关乎外界坏境亦无关乎男女有别,就说柳如是,在当时虽说是一阶女流,却也宁为大明鬼,不做清国人,暂且不谈值不值、该不该,就是这样的行为也让人不禁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