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独居日记(梅·萨藤作品)读后感(3)篇

2019-07-29 00:35:57 读后感
独居日记(梅·萨藤作品)
作者:梅·萨藤
《独居日记》是梅·萨藤五本日记中公认的经典之作。梅·萨藤于声誉正隆之时,隐居避世,与内心搏斗,以独居疗愈。日记中,她时常谈论自己的思考和创作、恋情与友情,不断记下日常生活的琐事,和对变幻无常却又惊喜不断的四季的细致观察,这一切不断抚慰着她敏感、脆弱的内心。
独居日记(梅·萨藤作品)读后感 第(1)篇

从朋友的书单看到的这本书,试着初读了两页,便被梅.萨藤安静又有力量的文字所吸引。专门去百度了作者的生平,了解到她是日记体作家的代表,《独居日记》更是她的代表作。独居生活,让人更加清醒的认识这个世界,认识自己,与自己对话。

我注意到她的很多篇日记开头第一句话都是描写天气,慢慢展开,对某段友谊,某个约会,某次探视,某只小动物的描写,再然后不经意间让人读到很深刻的东西……语言自然生动,简介明了,却能不动声色的打动人心。

一直都有写日记的习惯,然后又看了近来写的文字,日记体平铺我的日常心情,也算是跟本书作者类似。在很多一个人的时候,夜晚灯下、等车间隙、旅途中……我打开这本书,从这些文字中体会到作者独居的乐趣和淡淡的孤独,感同身受。

毫无疑问,我喜欢这种写作风格,也喜欢作者的生活态度,永远怀着最大的热情,在这个孤独又艰难的世界独自寻找乐趣,独自行走。

荐读,五星。

独居日记(梅·萨藤作品)读后感 第(2)篇

“诗对于我来说是铸造灵魂的工具。也许我最终学会了顺其自然,大概就是诗的复活所致。”梅·萨藤说了很多诚挚又真实的话,一如她写下的日记。这本里她较《海边小屋》时更年轻几岁,一样的向内探索,却也明显更敏感细腻,犹似少女;实际上顺耳之年左右的她,在文字中自然地隐去了年龄,这大概是因为她仍自问还能进步吗,仍无花不能生存,仍追求着自我的宁静和秩序,她仍孜孜以求“满足”着自己:生机勃勃地努力生活和热切写作,她的日常确如诗般柔情纷杂,美感绵绵,趣味十足——这些始终带着思考的质地,和感受的纹理。在这一年的心灵园圃里,她通过会友、出行、与动物相处、拾掇与他人的关系,还有阅读、关注社会新闻、思考公共话题等方式不断向外延展着自己的日常边界,如此也能见出岁月间她仍在朝着宽阔处行去。生活这一森森密林中布满了碎屑的滋味。

独居日记(梅·萨藤作品)读后感 第(3)篇

喜爱独身自处、离群索居的人,内心必有一定程度的敏感、苦涩、脆弱,却又兼具敏锐、清宁、坚毅;刻意地远离人群,给自己制造清醒独处的空间和时间,在孤独与空虚的回荡中通过与自我的对话探寻最深刻而又最真实的自我。独居的讨喜模式大约是:隐居避世,静观四季,侍弄花草,随喜自然,思考创作。就现代而言,我想就简单得多了,手机一没电,世界仿佛熄了灯,也大半接近独居的效果了。我需要孤独,同时又有一种恐惧。怕把它养得太大,它终将把我吞噬。常常在想,如何侍奉我内心的不安与冲突,它们之所以如此难以安抚,是否也带有它们的使命,说不定最终也会将我引领到作者所做的事——我手写我心。独处,是搭上灵魂探险的列车,呼啸而过的那些空虚、不安、孤单,哪怕看起来无尽无休,不过是沿途的风景。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