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册)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看完第二本关于曾国藩的书,静静品味!作者用深入浅出,风趣幽默的语言把曾国藩一生教育子女、指点子弟、甚至培养后人的教育思想与智慧,做了一个全景式的评述。曾国藩小时资质平庸,年轻时心胸也并不开阔,到底是什么使他成为一代大儒?n首先,他最大的过人之处就是他能不断地反思与学习,不断地在反思、反省和学习中进步,这个过程终其一生都没停止过!n其次,曾国藩个人信仰十分强大,他之所以能从一个笨小孩成为一代大儒,之所以能从一个原来跟普通人并无差别的曾国藩成为一个改变了历史发展的曾国藩,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有个人强大的信仰与信念。第三,他有着坚定的决心和毅力。比如他坚持每天写日记直到生命的前一天,日记中其自我纠正、自我超越的魅力与毅力确实很让人震撼。第四,就是“自省”了。这种自省就是他戒烟后,写下“日课十二条”后所达到的境界。这时候的他以自省为生活的方式,获取到真正的人生智慧,生生不息,永不止步。 除此之外,他的为官的智慧,用人智慧等,也无一不体现出他个人休身养性的人生智慧。第五,他爱家重教育,他有着丰富的家庭教育思想,不仅言传,还能身教,始终认定"家和万事兴",他用写的家书来教育孩子,教育自己的弟弟,甚至教育家人与族人,乃至于这种立身垂范的形式和内容都成了中国家庭教育史上最杰出的精华之作。通过曾国藩的一生,我们可以认识到,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在实现人生理想的过程中,最大的敌人,其实不是社会,也不是你的对手,而是——你自己。 要想进步需要多自律多反省。我们现代人学习曾国藩,最重要是就是要学习他身上的那种努力与实践的精神。引用曾国藩的一句家训名言,叫“养得胸中一种恬静”。因为这个时代日渐浮躁,我们的心态也日渐浮躁,愿我们能从曾国藩的人生经历里学到一个静字,你我共勉!n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册)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从高中起,一直对《曾国藩家训》有所耳闻,今终于拜读《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也算了一心愿。
曾国藩是毛泽东、蒋介石共同的偶像,也是中兴第一名臣,如此高大、伟岸的人,在笔者笔下,却显得那么真实与可爱。他曾经也是背书比不过小偷的"笨小孩",是面对战败两次想自杀的"脆弱青年",是喜欢调戏朋友小妾的"小男子"。曾国藩年轻过、狂狼过、颓废过,但这一些性格的缺点都在曾国藩自己的日记中进行反思,改正。我觉得曾国藩性格最大的优点,就来自于自省。
读书至此,我尤其崇拜中年时的曾国藩,做事外圆内方,有自己的底线,并讲究方法,做事之前总是先晓事,再做事。比如曾国藩干爹一事,既符合了当时官场的风气,又给干爹办成了事,同时还不落人话柄。真厉害(ง •̀_•́)ง
曾国藩读书也有一套章法,读书讲究读精读細,读完一本再读下本,曾国藩坚持最好的一件事,就是"无一日不读书"。作为一代儒臣代表的曾国藩,并不提倡只读古书。其两儿子,一个喜欢语言,一个喜欢数学,作为科考出生的曾国藩,敢于摒弃自己的传统思想,鼓励其儿子钻研自己喜欢的书,可见其的高瞻远瞩与灵活性。
读书中,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句话"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把穷骨头",说的就是,人要有兴趣与志向,要将自己的生活活成生机勃勃的春天,曾国藩爱下棋,可谓棋痴,也给他人格上画上了点睛一笔,显得整个人越发真实可爱。"撑起两把穷骨头"说的是做人要有骨气,有底线,有韧劲,有倔强之气。虽曾国藩也讲究"忍",但是不是软弱,是有价值的忍让,人的不应该软弱可欺,要有自己的骨气、硬气、血气。
"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大抵是对曾国藩一生最好的解读吧。一生不断反思,不断完善自己,将自己酿成最纯的酒。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册)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对曾国藩最早的印象来自于高中课本。晚清名臣曾国藩,在郦波老师的讲解下。似乎成了现代意义上的时间管理达人。曾国藩所提倡的不可一日无书,不可一日不早起,不可一日不反省。全部都是时间管理当中非常重要的精髓。在这上册的家训讲说当中。除了讲到这些,其他的还有曾国藩是如何作为一个人事管理达人明眼识人才,发掘了很多晚清重要的人物,其中可以说,他培养的得意的后代就是他的儿子曾纪泽。得意的接班人则为后面与他齐名的李鸿章。当然所谓家训家训,正是为了教育训导家中后辈所撰写。曾国藩作为一代大儒,极其重视家庭,认为家庭的和睦才能够造就人世的幸福。起初听到曾国藩是毛泽东最敬佩的人之一时,我还有些诧异。读完上册,我更能够体会到曾国藩为人敬佩之地了。[可爱]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