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纪念版)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这本书比较适合有过实盘操作后再来看会更有收获,书中很多的失败者习惯,可能你在投资过程已经或多或少地遇到过了。
书中的精华总结起来就是23个投资大师的制胜习惯,具体有
1.保住资本永远是第一位
1.1永不赔钱
1.2接受并分析错误
2.努力回避风险
2.1风险有背景,可衡量,可管理,也可回避
2.2确实知道,了解自己的不足
2.3重复的操作形成经验
2.4有自己的投资标准,包括股价与企业利润的衡量
2.5索罗斯规避风险的方法,熊市不投资,降低风险,积极的风险管理和精算的风险管理
3.发展自己的投资哲学
3.1巴菲特 市场是错误的 选择企业的四维标准有竞争优势,管理,业绩和价格
4.开发个性化选择,购买和抛售投资系统
4.1企业的价值标准 我了解这家企业吗?企业管理层有无合理分配资本?管理者不变,我还会继续购买吗?企业具有理想的经济特征吗,是否可以继续维持?净资产回报率是否足够高?股票的价格是否满意?
5.认为分散化是荒唐可笑的。集中于少数投资对象。
6.憎恨缴纳税款和其他交易成本,巧妙地安排他的行动以合法实现税额最小化。
7.只投资于你懂的领域。
8.从来不做不符合他标准的投资。可以很轻松地对任何事情说“不”。
9.不断寻找符合他的标准的新投资机会,积极进行独立调查研究。只愿意听取那些他有充分的理由去尊重的投资者或分析家的意见。
10.当找不到符合他的标准的投资机会时,他会耐心等待,直到发现机会。
11.在做出决策后即刻行动。
11.1少自我怀疑,明确自己的标准
12.持有盈利的投资,直到事先确定的退出条件成立。
12.1止损价位的确定
12.2跟踪止损点
13.坚定地遵守他自己的系统。
14.知道自己也会犯错。在发现错误的时候即刻纠正它们,因此很少遭受大损失。
15.把错误看成学习的机会。
16.随着经验的积累,他的回报也越来越多……现在他似乎能用更少的时间赚更多的钱。因为他已经“交了学费”。
17.几乎从不对任何人说他在做些什么。对其他人如何评价他的投资决策没兴趣也不关心。
18.已经成功地将他的大多数任务委派给了其他人。
19.花的钱远少于他赚的钱。
书中20到23有误
20.工作是为了刺激和自我实现,不是为钱。
21.迷恋投资的过程(并从中得到满足);可以轻松摆脱任何个别投资对象。
22.24小时不离投资。
23.把他的钱投到了他赖以谋生的地方。例如,巴菲特的净资产有99%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份,索罗斯也把他的大部分资产投入了量子基金。他们的个人利益与那些将钱托付给他们的人是完全一致的。
总结一些要点:要有风险意识,要建立自己的投资操作系统,并按照系统化操作。操作过程如果出现错误,及时纠正错误。
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纪念版)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根据互助基金和职业投资经理代管的资金总量判断,大多数投资者都把整个投资程序委托给了其他人。这是一种完全合理的选择。投资需要时间和精力,而对很多人来说,把这些时间和精力投到其他地方更好。如果你听从埃德·赛科塔的建议,找一个成功投资者替你投资,你能获得超凡的投资回报。但怎样选择好的资金管理者呢?去找一个遵循23种制胜投资习惯的人。找一个投资风格与你的个性相符的人也是重要的。比如,沃伦·巴菲特明显对管理政府员工保险公司(GEICO)投资业务的卢·辛普森非常满意。这是因为他们的投资哲学和投资方法是相同的。同理,如果巴菲特把钱交给一个商品交易商,他晚上不会睡得太好——就算把钱交给乔治·索罗斯也是同样。要想成功地把投资事务委派出去,你必须清楚你自己的投资哲学和喜欢的投资风格。唯有如此,你才能找到一个能以你的方式管理你的资金的人。至少,你得辨明一个投资经理是否有明确的投资哲学和完整的投资系统,他的系统是否与他的哲学相符,他是否善于“扣动扳机”——以及他是否“吃他自己做的饭”。大多数投资者都是根据履历、经纪人或朋友的推荐或营销广告,来选择他们的投资经理的。但这些方法没有一个与一名投资经理的长期表现有关。如果你根据投资经理在多大程度上遵循着巴菲特和索罗斯的思考习惯和思考方法来选人,你的投资回报一定会有所提高。如果你买入,你打算买入多少?当投资大师找到一个符合他的标准的投资对象时,他总是能买多少就买多少,唯一限度就是他的可用资金。正因如此,他的投资组合是集中化而不是分散化的。由于你坚守着你的投资领地,你的所有投资都是同一类的。你已经把分散化投资的主流观点扔到了窗外(习惯五)。不过,尽管你应该坚持集中化投资方法,你还是需要设定所谓“头寸规模”。换句话说,你得决定每一项投资占总投资组合的比例。某种意义上,“头寸规模”能反映你对某项投资的信心。一旦你看到了你心目中的理想投资,你会高高兴兴且毫无顾虑地全力出击。你如何应对像市场恐慌这样的系统性冲击?当长期资本管理基金的创立者们开发出了他们自己的系统,他们对他们所说的“5西格玛事件”(230次失误/百万次操作)不屑一顾,认为这类从统计学上说不太可能发生的事件是不值得担心的。
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纪念版)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用附录中的内容来总结这本书再好不过了:
1.相信最高优先级的事情永远是保住资本,这是他的投资策略的基石。
2.作为习惯一的结果,他是风险厌恶者。
3.他有他自己的投资哲学,这种哲学是他的个性、能力、知识、品位和目标的表达。因此,任何两个极为成功的投资者都不可能有一样的投资哲学。
4.已经开发并检验了他自己的个性化选择、购买和抛售投资系统。
5.认为分散化是荒唐可笑的。
6.憎恨缴纳税款和其他交易成本,巧妙地安排他的行动以合法实现税额最小化。
7.只投资于他懂的领域。
8.从来不做不符合他标准的投资。可以很轻松地对任何事情说“不”。
9.不断寻找符合他的标准的新投资机会,积极进行独立调查研究。只愿意听取那些他有充分的理由去尊重的投资者或分析家的意见。
10.当找不到符合他的标准的投资机会时,他会耐心等待,直到发现机会。
11.在做出决策后即刻行动。
12.持有盈利的投资,直到事先确定的退出条件成立。
13.坚定地遵守他自己的系统。
14.知道自己也会犯错。在发现错误的时候即刻纠正它们,因此很少遭受大损失。
15.把错误看成学习的机会。
16.随着经验的积累,他的回报也越来越多……现在他似乎能用更少的时间赚更多的钱。因为他已经“交了学费”。
17.几乎从不对任何人说他在做些什么。对其他人如何评价他的投资决策没兴趣也不关心。
18.已经成功地将他的大多数任务委派给了其他人。
19.花的钱远少于他赚的钱。
20.工作是为了刺激和自我实现,不是为钱。
21.迷恋投资的过程(并从中得到满足);可以轻松摆脱任何个别投资对象。
22.24小时不离投资。
23.把他的钱投到了他赖以谋生的地方。例如,巴菲特的净资产有99%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份,索罗斯也把他的大部分资产投入了量子基金。他们的个人利益与那些将钱托付给他们的人是完全一致的。
其中对我比较有启发的是:
①不对任何人说在做些什么,对他人的评价也没兴趣
②投资不为钱,为了自我实现
③迷恋投资过程而不是投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