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镖人(卷五)读后感400字(3)篇

2019-08-05 06:21:23 读后感
镖人(卷五)
作者:许先哲
轰动日本的中国漫画!《镖人》第五册轰动上市!漫画大师高桥留美子、藤泽亨,知名作家马伯庸,知名动画导演田晓鹏,脱口秀大师李诞,实力派演员万茜鼎力推荐!新增36页未公开神秘番外&后记,信念越强,力量越强!一部重现隋唐江湖的热血漫画!大业三年(公元607年),隋王朝在隋炀帝杨广的残暴统治下民不聊生。裴行俨与和伊玄的手下激烈交战,与此同时刀马一行人也赶到了营砦,在暗处等待机会救出阿育娅……
镖人(卷五)读后感400字 第(1)篇

前一卷看和伊玄杀害老莫时恨的咬牙切齿,这一卷看到他罪有应得去世前,画面穿插他和阿育娅小时候画面,感慨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这句话也不一定全对,姑且认之。书中有一句,无关善恶,众生皆苦。很赞同,和以前看到的从理工思维概率讲的类似。和伊玄也曾天真善良,随着成长、欲望,局势变化,一步一步变成魔鬼。听过一个说法,人生是有一系列偶然事件,组成的必然事件。书友也有说“所谓命运,其实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于人的掌控。而那些你无法掌控的,则来自于你没有察觉的事情,所以它们变成了你的命运。”但是,我们怎么能察觉所有的事情,怎么能分清哪些事影响我们人生的偶然事件?!我想真诚待人,做好眼前事吧。书中有一点讲到西域雇佣兵的信仰,类似佛教以杀止杀,杀孽由他们承担类似。信仰,不妨理解为精神内核、支柱。年前看到山西玄空寺、云冈石窟,震撼之余不禁感慨,没有信仰,这些是建造不出来的。所谓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关于精神和物质,过年时看到一个有意思的观点。在西方文化中,精神与物质是分开的,精神发展的极致是宗教,物质发展到极致是自然科学。中国文化中,精神和物质是相互影响、作用、融合,没法客观研究物质、自然现象,所以没有催生出自然科学,也没有发展出独立宗教(这里宗教指类似基督教的西方宗教,国内道教、佛教与西方不同),也有“不是风动,不是帆动,是心动”“心静自然凉”等等这样的话语。扯远了~大漠篇至此结束,结构宏大,人物鲜明,尤其此卷和伊玄死前画面和小时画面穿插,电影感十足,也看出作者的诚意和野心,推荐。

镖人(卷五)读后感400字 第(2)篇

“诸位现在要做的事,历史并不会记住。”

没人走过的路,走还是不走?

走了,究竟值不值得?

历史不会记住,有意义吗?


溺水者为什么要拼命游泳?是因为没有人游过?是因为值得?还是因为历史会记住?

很显然,都不是。

为什么要游泳?

不游,就要死。

所以,没有什么值不值得,也没有非要历史铭记,而是——我想做、我必须做、我不做,就要死。

比起死亡,什么困难苦楚意义价值又算得了什么?

活着本身,就是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了吧?

必须要活着,才能创造价值创造奇迹。

但是活着,并非只是一味的苟延残喘。

而是要努力去做没有人做过的事情、没有人愿意做的事情、没有人能做的事情。

这样,死了,我才可以说——我活过。


刀马、竖、阿育娅、知世郎……也许就是在做这样一件事情吧——改变自己、改变他人……最后,改变国家、改变历史。

没人知道结果会是什么样,但大家都知道每一步都不容易。可是,没有人回头,也没有人屈服。

一旦踏上征途,只有死亡才能终结。

不,死亡也不能终结。

虽千万人,吾往矣。

镖人(卷五)读后感400字 第(3)篇

娱乐影视有一个通例:起于构思,成于主角,崩于群戏。群戏往往是通往九层楼顶的最后一个阶梯,也是戏份的高潮起承转合的终点,群戏的好坏,往往决定着一部作品的成败。

很明显,镖人进入到第五部,便中了群戏“万马奔腾”的魔咒,万马争先往往就会造成戏份的脱缰,太多人物出彩,太多人物形象过于接近,未免会遮住主角的光芒。没有了中心点,戏也就成了一盘散沙。

随着太多高手出场,前几部无所不利大出风头的刀马,已然泯然众人,阿丽娅突放异彩,但配角的身份,制约了她的进一步发。人物不再是漫画的中心,我们放眼望去,看到的不再是个体,而是整个社会群体,没有了江湖,“镖人”可还是镖人?

  • 《精彩人生的一分钟小习惯》_读后感_400字
  •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_精选读后感_400字
  • 《思考,快与慢》_读后感_400字
  • 《人类简史(新版):从动物到上帝》_读后感_400字
  • 《解忧杂货店》_精选读后感_400字
  • 《小狗钱钱2》_读后感_400字
  • 《月亮与六便士》_读后感_400字
  • 《嫌疑人X的献身》_读后感_400字
  • 《追风筝的人》_精选读后感_400字
  • 《三体(全集)》_读后感_4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