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战争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非常好的书,干货满满,复盘也到位。这本书中的案例只是商界中的冰山一角,但实在是考验人性与智慧。任何人都可能创业,但又很可能合伙创业,股权的分配难以回避。这里好像主要讲的是利益的分配以及企业控制权的问题。控制权与股权是两个概念,有的人可以淡化股权,但非常重视控制权,尤其在事业初期,认为把企业做起来最重要,把事干好最重要,回报不是那么看重。我把这个理解为企业家情怀,是非常值得尊重的。但实际情况却不是情怀可以搞定的,股权稀释往往也就意味着控制权的降低,公司越来越难以按创始人的意愿去发展,个人认为百度的那套一票顶十票的法子能解决这个矛盾。关于创业者被资本方赶下台的事,非常让人无奈和悲愤,但这完全能怪资本方的残忍吗?中国民营企业,没有像西方企业经历过殖民掠夺和各种侵略用来积累原始资本,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难度远远高于同时代西方国家,他们为了追求快速的发展,难免需要高风险资本的帮助,这归根结底还是中国金融体制的缺陷造成的。个人认为,这个风险不应该丢给海外资本和中国企业家去博弈,而是政府应该承担起相关的责任。本书中也涉及到非常多的公司法律相关的知识,让我能深刻体会到律师的重要性。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门,让我开始对公司的产生、发展与逐渐走衰败的案例研究有了更大的学习兴趣。
股权战争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这本可读性很强,案例介绍的也很有趣。本身企业家和投资方是一个双赢的关系,你把钱给我,我把企业做好,我IPO你套现,完美(或者转让股权套现等)。但是一切跟利益相关的合作都不可能简简单单干干净净,总是有各种各样的限制、风险甚至陷阱在里面。比如说:n1. 控制权:你股权不能比我多,就算比我多那我一股对应的投票权要翻倍,比如李彦宏翻十倍; 企业家一旦失去了控制权,那被投资方搞死基本是分分钟的事。2. 防稀释条款:两大类, 防止股权比例稀释和防止后续降价融资中股份份额贬值;这个合理,风险不大。3. 对赌条款(股权调整条款): 这个是很多企业出事的原因,比如永乐的陈晓,没完成业绩又不愿意按条款转让股份; 有的赌的太厉害(条款规定的股权比例转让过高), 基本失去企业了,比如俏江南n4. 政府: 企业家、投资方、政府; 在中国做生意,大家都懂的,一旦政府盯上了,那什么合同、协议、条款甚至法律,都是没有意义的。 比如李途纯n5. 还有很多别的条款,我就不懂了,书中也没提及,比如俏江南,貌似不仅仅对赌失败这么简单n
股权战争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列举了阿里,雷士照明,永乐电器(大中电器,国美电器),中国动向,哇哈哈,真功夫,赶集网,金山公司,土豆网,中芯国际,从创立公司的股权设计到资本引进增资扩股创始人股权稀释,最后到PE私募基金对赌协议,然后就在董事会失去了企业的话语权,控制权。例子都是比较全面分析的,有夫妻店如何因为离婚导致企业走向灭亡了也有兄弟企业因控制权之争手段之恶导致兄弟做法也走向极端,还有朋友关系因利益分配不均导致反目成仇,最后就是盲目对企业的业绩预期对赌企业股权导致被人收购,,诸多鲜明例子都证实了,利益可以共享,决策权不能放,股权再怎么稀释,也不能低于大股东这个坎,但是在如今的资本看来,除非是不要投资,投了就得好好谈,资本面前,不是谁都能过好这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