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鬼夜行长篇系列:姑获鸟之夏读后感(3)篇

虽然这本书讲的是怪物,我突然想到一部关于爵士乐的电影,对就是那部《拉拉蓝》。Sebastian这个人很复古很怀旧,很爱的传统爵士乐,而且还很有才华。但是他一直怀才不遇,因为即使爵士有它的美和独特,现在的人都不再听传统的爵士乐了。直到Sebastian遇到John Legend,和他一起创造根据现在的趋势改编的音乐收到无数好评,演唱会开到全美。虽然最后Sebastian回归了初心,开了一家酒吧,只表演纯粹的爵士音乐。不过,这一小段插曲也能看出来,很多传统文化,必须改良才能被现代人接受。回过来看妖怪,现在相信鬼神的人不多了吧。科学盛行的时代,科学甚至已经成为了一种时代文化。姑获鸟的故事,用任意一种其他方法展现,我都不会信的。但是这本书里,由博学的旧书店老板展开,看事主观的叙述者来讲述这个传说中被诅咒的家族,真的很精彩,很有折服力。
百鬼夜行长篇系列:姑获鸟之夏读后感 第(2)篇首次接触京极夏彦,感受倒是挺特别的。尤其是评论两边倒,不喜欢就讨厌,也是很了不起的事儿了!
当然,这本书的重点不在情节上面。故事讲得不算成功,弯弯绕绕,故作谜团,故事推进缓慢。作为读者着急得不行。才明白不能把这本书当成推理来看。结局也跟妖怪什么的扯不到一起去,让人无语又悲伤。
偏偏是让多数人觉得乏味的人物对话和长篇大论才是作者研究的主要方向。里面涉及到的记忆,头脑和心灵的关系用来把妖怪邪说之类的传闻披上科学理论的外衣,颠覆了推理的传统观念。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世界观,给人以很新鲜的视角,让人回味无穷。而配合最近在读的心理学入门,倒是很舒服有趣的阅读体验。
百鬼夜行长篇系列:姑获鸟之夏读后感 第(3)篇评分:四星(可以一读)
作为推理小说,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并不是他的推理手法与过程,而是京极堂对“妖怪”“生命”等问题的看法,以京极堂所说的角度看待妖怪,确实更加合理,奇特。我从没以这个角度看待妖怪,这给了我许多启发。而京极堂对“生命”这个概念提出的看法,我更是从未思考过,就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这是哲学思考上的。对于内容,我很早就对姑获鸟有较为浅显的了解,不过之前我一直不知道姑获鸟与孕女的区别,甚至以为这两个就是别名而已,谢谢作者对姑获鸟详细的说明,成功让我区分出姑获鸟与孕女,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关口所描述的姑获鸟的画,我似乎在哪见过,看见他的描述我脑海里有个清晰的印象,甚至还有没描述到的细节,真是让我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