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人》读后感_800字
《摆渡人》读后感800字
记得当时读摆渡人1是一鼓作气,这次也不例外。大家对于这本书的评价褒贬不一,我觉得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迪伦的几点举动吧。
对于死亡的坦然接受。书里说过这样一段话,很多耄耋之年的人在面对自己已经死去的事实面前却表现的像个孩子,而迪伦只是在确认自己死亡之后平淡的接受,然后询问自己的归处,这个16岁女孩的成熟令他诧异。我在想,是不是经历过些许磨难或者曾经有过自己深度思考的人会更加成熟,看事物更容易看到本质呢?
对爱的勇敢追求。我相信,除了爱崔斯坦她也爱她的妈妈也爱久未见面的爸爸。但是穿越过界限的那个理想世界还没有她爱的人,那个安全世界的灵魂告诉她,她要等。等着爱的人死去而后团圆,等着盼着终归会有些一天的。而迪伦却选择重新接受磨难,冒着灵魂死去的风险。他们可以选择冒险,但是他们把自己困住了,因为他们不敢。迪伦的选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崔斯坦永远无法到达她灵魂安全的世界,所以为了爱情,她宁愿冒险也去选择尝试。相比较,崔斯坦在这个处境中却是被动的。
有大义。迪伦和崔斯坦在一起回程中出现这样一幕,三个灵魂快要被魔鬼捉住,而后一个安全抵达安全屋,一个老人被拖入地下变成恶魔,最后还剩下一个孩子。迪伦对崔斯坦说,难道你就不能帮帮他。崔斯坦说,每个灵魂都有自己的摆渡人,他没有帮他的权利,如果帮他就是打破了规则。而迪伦却自我牺牲吸引魔鬼注意也不愿亲眼看着孩子被恶灵吞噬。虽然举动在崔斯坦看来轻率,但危机时刻的瞬间选择不正是考验了人的本性吗?
崔斯坦就好比被人捏造的泥人,会变换形象,也会变换声音。他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本来面目,而让他学会审视和面对自己的就是迪伦。他是像被捏造的泥人一样摆渡灵魂,却在摆渡迪伦的时候被迪伦摆渡,成为人,成为自己。
具体后事如何,期待摆渡人2的进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