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读后感_800字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800字
原以为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感人肺腑的救赎故事,读完却深谙书中内容的广泛与宏大
追风筝的路上,我们见证了阿米尔少爷的成长。与其说是成长,不如说是改变。因为当他12岁看到哈桑被围困的时候,当他去“陷害”哈桑偷钱,让他们离开家的时候,他的内心深处不一定是快乐而满足的。当我读这本书时,我看到很多随手书评在对阿米尔评头论足,我会静下来想:难道事实真的和我们看到的一样吗?我甚至更加相信阿米尔的内心是善良的,但是却做出如此不善良的事,究竟是为什么?这是我最想明白的。
用拉辛汗的话说:只有善良的人才会有负罪感。阿米尔给自己太大压力了,他赶走阿里哈桑,可能因为他需要一个空间喘口气。所以他可以体会到什么是善良,才知道不是所有事都是for sake。
我又看到阿米尔的父亲,不自觉会想象自己究竟要做一个什么样的父亲。局外人总是可以看到内部的种种不和谐,但当局者迷,那么我会在未来好十数年对我的下一辈做到什么样?曾经我也要求父亲可以多陪我一点,现在我只是大学,面对一小部分琐事已经感觉力不从心,我未来将要怎么做,才能是一位合格的父亲?我是否可以像拉辛汗那样,既能很好的揣度出孩子的心思,又可以更加准确的表达出来,那么贴切又那么完美。
最难做到的是哈桑。我看到有书评说“哈桑是忠诚的,阿米尔多次陷害他,哈桑却依然热爱着他,如果我的朋友背叛我,我肯定不会宽恕他”。但是,真的是这样吗?这背叛,真真正正是我们所说的背叛吗?因为我一直认为,背叛哈桑的不是阿米尔,而是他的懦弱和自我压力。哈桑很可能知道这一点,或许,拉辛汗和这样告诉他。那么,这还是背叛吗?我们都知道一个词叫善意的谎言或者无声的爱,哈桑这种离开算不算呢?他或许知道,自己的存在会给阿米尔带来更多的压力,他是给阿米尔改变的空间。而阿米尔,或许哈桑早已经原谅了他,是他自己放不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