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影视原著)》读后感_700字
《人民的名义(影视原著)》读后感700字
看完人民的名义,总有千百种难以平复的心情。
一张棋局,黑白交织,走不出的迷局。
师生见面,手谈一局,
互相刺探,步步为营。
可你也知道一盘棋上有太多的变数和未知,
总有人扑在金山上痛哭流涕,
也曾在金碧辉煌里纸醉金迷,
把政治背景当向上爬的天梯,
讲坛上慢慢地不唯实只唯心,
用精致的利己主义改变爱情,
钱权相授能掳走人民的土地,
美人在怀大笔一挥签下审批,
高干子弟昧着良心搜刮利益,
高谈的正义早就消失了踪迹,
昔日的尊敬也都化成了泡影,
下着下着觉得这棋让人痛心。
一子错,全盘皆落索。
不过还好还好,还好你看到了一些正义。
觉悟稍低的是一意孤行只看GDP,
觉悟高一点的是从来没有升级却在规划图上做满了标记。
我心疼你的腹背受敌,生死成迷,
可就算一尘不染的手绢上沾了灰,抹了泥,
也盼你有丝毫不让步的对峙勇气。
因为这才是真正的人民的名义。
总觉得《人民的名义》是一盘慢慢布下的棋,随着一子一子的落下,形势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紧张,最后似乎走到了死局,可到破局点一出现,就有一种可以推盘收子的酣畅淋漓的感觉。只是前面部分布局时总让我这个门外汉觉得动力不足,真想摇着蒲扇子提着鸟笼子到树下闭眼休息,不过它仍然不失为一句好棋。
与之相比张平的《抉择》(茅盾文学奖作品)倒像是一场布好的大局,从开始就是矛盾的对立,层层剥茧抽丝,像是在稿纸上狠狠划掉线索推理游戏,随着棋子减少,局势越来越明朗,到最后让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刚好看到很多人觉得两本书可以进行相比,就不对剧情进行评论,倒是觉得两本书上的写法有点趣味,值得说说。不愿意进行书透,不过两者建立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上让我们看到了对腐败的打击在什么样的年代都有意义,也许这就是这本书大火的原由之一。
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