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万历十五年(精装版)》读后感_700字

2019-10-23 17:21:44 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精装版)》读后感700字

读的很慢,书中有很多观点值得停下来细细品味,去感受那种“原来如此”的顿悟。

这本书采用的写作手法可谓有趣,他和孔飞力先生的《叫魂》相类似,都是截取某一个时间点,然后从此入手,层层剖析,得到一种历史以此兴替的结论。很多时候,历史上的一个不经意的决定,往往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譬如海防,军事改革,财政改革,往往执政官的点头或摇头,都能在未来看到其所产生的影响。又因为平民阶层尚处于一种萌芽和被压制的状态,所以古代的历史往往呈现出一种大人物历史或者说英雄史观。

而本书恰好也是选取的关于这段历史的大人物来进行解说,无论是张居正,万历皇帝,申时行,戚继光和李贽,他们的行为举止都好像左右和明代历史的发展走向。

但其实并不,黄仁宇先生并没有囿于英雄史观当中,虽然看似是大人物的历史,但背后推着这个国家走的是它的上层建筑。如果用开阔一点的眼光来看,这个国家早就被名为道德的枷锁紧紧缠绕,刚才所提及的人物不过实在枷锁中挣扎求生。在每一次改革和反思中,他们都没能跳出道德的桎梏,以至于明王朝在道德的捆绑中逐渐气绝身亡。

而道德这一话题又能往上追溯,可以往前看到王阳明心学的创立前提,明太祖的执政方针,宋代理学的发展,再往前的话甚至能追溯到儒学创立的社会背景。整本书下来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道德的无上和法律的残缺,在这种情况下历史有如跷跷板,它不能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无上的道德把法律死死压在脚下,最终导致了明朝的坍塌。

但是法律压死道德的情况在历史上也不罕见,譬如秦朝的严刑峻法也推着自己走向死亡。所以道德和法律的平衡问题乃至今天仍需要我们思考,上层建筑怎样才能更好的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仍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 《战后日本经济史》_精选读后感_700字
  • 《少年的你,如此美丽(易烊千玺、周冬雨主演)》_精选读后
  • 《我们内心的冲突》_精选读后感_700字
  • 《把时间当作朋友》_读后感_700字
  • 《独立,从财富开始:水湄物语的理财20课》_精选读后感_70
  • 《超新星纪元(唯一未删减完整版)》_读后感_700字
  • 《时生》_精选读后感_700字
  • 《》_精选读后感_700字
  • 《过好这一生》_精选读后感_700字
  • 《海子诗全集》_精选读后感_7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